春风杜宇国,千载寄哀音。
水激巫娥佩,山鸣卓女琴。
铜梁朝日艳,玉垒暮云深。
浣花溪上宅,词人可重寻。
春风杜宇国,千载寄哀音。
水激巫娥佩,山鸣卓女琴。
铜梁朝日艳,玉垒暮云深。
浣花溪上宅,词人可重寻。
这首《蜀国弦》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以春风、杜宇、水、山、铜梁、玉垒、浣花溪等自然景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与文化元素,展现了对蜀国往昔繁华与哀愁的深刻感慨。
首句“春风杜宇国”,以春风喻指生机与希望,杜宇则象征着蜀国的古老传说与文化,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千载寄哀音”一句,将时间拉长至千年,强调了这种哀愁情感的长久存在,跨越时空,依然能触动人心。
“水激巫娥佩,山鸣卓女琴”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水与山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仿佛巫娥的佩饰在水中轻轻摇曳,卓女的琴声在山间回响,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画面感和音乐性。
“铜梁朝日艳,玉垒暮云深”描绘了铜梁朝日的艳丽与玉垒暮云的深邃,对比鲜明,既展现了蜀地自然风光的壮美,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最后,“浣花溪上宅,词人可重寻”将目光转向了历史中的具体地点——浣花溪畔的杜甫故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追寻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展现了蜀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更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与西湖两别离,经年不见思蕴结。
忽来湖滨晤故人,杭州胡高通州薛。
放棹湖心薄暮天,湖光人影杂明灭。
陡起湖风湖水高,吹皱波纹漾细密。
涌出云峰无数青,千朵叠成石凹凸。
指是新祠祀蒋公,孤山如幕天然设。
图画战功摩峭厓,四壁英姿动毫发。
白苏政绩寄烟鬟,韩岳精神摇岩穴。
纵使湖泉冷若斯,难抹烈士热心血。
我爱古人不薄今,柏堂竹阁齐峻洁。
煮茗一瓯酒一樽,徜徉其间情怡悦。
隔岸南屏报晚钟,声声烟际何清越。
酒阑犹欣酒未阑,饮寻文字迎纤月。
薛家老凤主风骚,夜话高斋席珍列。
入林出山心澄源,说经讲艺指绕铁。
相与印證湖上游,人去人来妙出没。
偶然小聚亦神仙,快偿此愿深饥渴。
《二月六日偕薛子白、胡馨甫、高共甫乘兴泛西湖,谒蒋公祠,饮湖畔,夜饮子白家,纪事柬心农丈》【清·许传霈】人与西湖两别离,经年不见思蕴结。忽来湖滨晤故人,杭州胡高通州薛。放棹湖心薄暮天,湖光人影杂明灭。陡起湖风湖水高,吹皱波纹漾细密。涌出云峰无数青,千朵叠成石凹凸。指是新祠祀蒋公,孤山如幕天然设。图画战功摩峭厓,四壁英姿动毫发。白苏政绩寄烟鬟,韩岳精神摇岩穴。纵使湖泉冷若斯,难抹烈士热心血。我爱古人不薄今,柏堂竹阁齐峻洁。煮茗一瓯酒一樽,徜徉其间情怡悦。隔岸南屏报晚钟,声声烟际何清越。酒阑犹欣酒未阑,饮寻文字迎纤月。薛家老凤主风骚,夜话高斋席珍列。入林出山心澄源,说经讲艺指绕铁。相与印證湖上游,人去人来妙出没。偶然小聚亦神仙,快偿此愿深饥渴。
https://shici.929r.com/shici/Sln15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