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行庆奉慈宁,画舸中流瞬息经。
浪静风恬赖江若,琳宫福地藉山灵。
西瞻瓜渡长烟白,东挹焦山远树青。
拱读穹碑钦圣孝,法贻百世慎聪听。
南巡行庆奉慈宁,画舸中流瞬息经。
浪静风恬赖江若,琳宫福地藉山灵。
西瞻瓜渡长烟白,东挹焦山远树青。
拱读穹碑钦圣孝,法贻百世慎聪听。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南巡时在长江上航行的情景,以及在金山停留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宁静与辽阔,以及金山的雄伟与庄严。
首句“南巡行庆奉慈宁”,点明了皇帝南巡的目的,是为了庆祝和敬奉慈宁宫,体现了皇家的尊贵与礼仪。接着,“画舸中流瞬息经”描绘了船只在江面上快速航行的场景,展现出皇帝出行的迅速与威严。
“浪静风恬赖江若”一句,通过“浪静风恬”描绘了江面的平静,而“赖江若”则巧妙地将江水拟人化,赋予其保护船只航行的作用,体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琳宫福地藉山灵”进一步描绘了金山的神圣与美丽,将金山比作“琳宫福地”,并提到“山灵”的庇护,强调了金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地位。
“西瞻瓜渡长烟白,东挹焦山远树青”两句,分别从西向东描绘了金山周围的景色。西边的瓜渡烟雾缭绕,东边的焦山则绿树成荫,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展现了江南山水的秀丽与和谐。
最后,“拱读穹碑钦圣孝,法贻百世慎聪听”表达了对皇帝圣德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后世传承法度的期待。拱读穹碑,意味着皇帝对历史的尊重与学习;法贻百世,强调了皇帝治国理政的深远影响,希望这些法度能够惠及后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南巡的壮丽景象,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文化和道德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皇家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