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陈黄潭东归一首》
《和陈黄潭东归一首》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古风

吾亦欲归让公早,此行不异登仙好。

试看苦战东海尘,何似高眠北窗晓。

宦情凫鹤任短长,世事鹊鸠谁拙巧。

他年约访祝融峰,烂煮青精相对老。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涯的反思。首句“吾亦欲归让公早”流露出诗人对当前官场生活的厌倦,渴望早日辞官归隐的心愿。接着“此行不异登仙好”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归隐之路如同成仙一般美好,展现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憧憬。

“试看苦战东海尘,何似高眠北窗晓”两句,通过对比,将官场的辛苦与归隐后的宁静进行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后者更强烈的向往。官场中的“苦战东海尘”象征着无尽的劳碌与竞争,而归隐后的“高眠北窗晓”则代表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宦情凫鹤任短长,世事鹊鸠谁拙巧”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官场与归隐生活的思考。诗人认为官场如同凫鹤般随波逐流,长短难定,而世事则如鹊鸠般复杂多变,难以判断其好坏。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归隐生活简单纯粹的向往。

最后,“他年约访祝融峰,烂煮青精相对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期待。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与友人一同前往祝融峰,享受煮食青精(一种草药,常用于养生)的时光,过上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这一愿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与归隐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复杂性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共同追求。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其三又六变

大君隆至化,兴运契千龄。

觐礼俄班瑞,夷賨尽实庭。

成文调露乐,奉圣拱辰星。

舞佾方更进,朝阳上楚萍。

(0)

桐江咏

桐溪湛湛见游鳞,摇落枫林绕水滨。

秋色数行沙上雁,残阳一簇渡头人。

蓝鲜斤生过深涧,雪吼寒潮人富春。

俱是谢公吟咏地,伊余何以继芳尘。

(0)

和温仲舒残春遣怀

丹阙年来奏贺频,金舆侍从望东巡。

越王江上重回首,严子台边再送春。

水国山川怡道性,花时琴酒悦吟神。

烟霞肯欲留君往,宰相方谋用故人。

(0)

满庭芳.寿丞相出守六月十三

喜镇龙藩,厌调金鼎,薄言衣锦为荣。

天生申甫,欣对此良辰。

自是神清气爽,风姿潇洒却炎蒸。

称觞日,双叶翠蓂,犹未展尧庭。

帲幪知有赖,国家柱石,须待扶倾。

暂留公燕逸,抚及瓯闽。

君念旧人共政,即环召、再秉钧衡。

平章了,佑王万岁,齐寿永康宁。

(0)

调笑集句·其三洛浦

非雾。花无语。还似朝云何处去。凌波不过横塘路。

燕燕莺莺飞舞。风吹仙袂飘飘举。拟倩游丝惹住。

(0)

贺新郎.括东坡后赤壁

步自雪堂去。望临皋、将归二客,从余遵路。

木叶萧萧霜露降,仰见天高月吐。

共对影、行歌频顾。

月白风清如此夜,叹无肴、有酒成虚度。

闻薄暮,网罾举。归而斗酒谋诸妇。

便携鳞载酒,相从旧追游处。

断岸横江寻赤壁,不复江山如故,但放舟、中流容与。

客去冥然方就睡,梦蹁跹、羽衣揖余语。

相顾笑,逐惊寤。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