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少林读书图》
《王少林读书图》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我初访子在扬州,天寒携手王梦楼。

破窗镫暗风飕飕,拥褐无伴声伊优。

推阖径入惊仰头,王君戏子令子求。

指我君识是子不,多君曾未一面谋。

道我姓字能探喉,王君抚掌笑合眸。

一朝省试同见收,无锡尚书宾馆稠。

朝退论经几客留,召我与子时从游。

王君先达居上头,我才于世真一鲰。

俯仰郎署斑生髟,尚书零落今山邱。

王君放浪江湖舟,邈然罢郡归几秋。

笑我滞迹犹贪媮,君如百鍊不改镠。

名在吏部将鸣驺,伟建功业为民休。

正当容我狂不羞,少日读书老壮猷,回思故迹真云浮。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姚鼐与友人王少林之间的深厚友情及对王少林才华与志向的赞赏。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两人从初次相遇至共同参加科举考试,再到后来各自的人生轨迹,以及对彼此命运变迁的感慨。

首句“我初访子在扬州”,开篇即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随后描述了两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携手同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破窗镫暗风飕飕”一句,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冷清,为后文情感的转折铺垫。

“拥褐无伴声伊优”描绘了两人相依取暖的画面,虽身处困境,却能相互慰藉,体现了深厚的友谊。接下来,“推阖径入惊仰头”一句,以王少林的突然出现,打破了宁静,引出了对话的情节。通过“王君戏子令子求”、“道我姓字能探喉”等细节,展现了王少林的机智与幽默,同时也揭示了两人之间超越表面的深厚了解。

诗中提到两人一同参加省试并被无锡尚书所接纳,显示出他们在仕途上的共同进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尚书已逝,王少林则选择放浪形骸,归隐江湖。面对王少林的自由洒脱,诗人表达了对其不改本色的欣赏,并预见到王少林未来将在官场大展宏图,为民众带来福祉。

最后,“正当容我狂不羞,少日读书老壮猷,回思故迹真云浮。”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虽年岁渐长,仍怀有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同时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充满了感慨。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也蕴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间复杂关系的洞察。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少年乐

二十便封侯,名居第一流。

绿鬟深小院,清管下高楼。

醉把金船掷,闲敲玉镫游。

带盘红鼹鼠,袍砑紫犀牛。

锦袋归调箭,罗鞋起拨毬。

眼前长贵盛,那信世间愁。

(0)

题径山大觉禅师影堂

超然彼岸人,一径谢微尘。

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

空门性未灭,旧里化犹新。

谩指堂中影,谁言影似真。

(0)

书愤

三十未封侯,颠狂遍九州。

平生镆铘剑,不报小人雠。

(0)

使至三姓咽面

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

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

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

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

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

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

(0)

夜闻洛滨吹笙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

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

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

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

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

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0)

兴善寺贝多树

还应毫末长,始见拂丹霄。

得子从西国,成阴见昔朝。

势随双刹直,寒出四墙遥。

带月啼春鸟,连空噪暝蜩。

远根穿古井,高顶起凉飙。

影动悬灯夜,声繁过雨朝。

静迟松桂老,坚任雪霜凋。

永共终南在,应随劫火烧。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