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
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
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
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
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
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
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
一朝抚长剑,万里入荒陬。
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
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
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
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
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从书生到武将的转变过程,充满了豪情与壮志。开篇“昔闻班家子,笔砚忽然投”直接点明主人公原本是文人,一朝决心放下笔墨,拿起长剑,踏上戎马生涯。这一转折不仅表现在行为上的改变,更反映了内心的坚定与勇敢。
“万里入荒陬”显示了他征战沙场,无畏艰险的决心。接下来的“岂不服艰险,只思清国雠”则透露出他对国家忠诚和报效之志,不仅仅是个人功业的追求,更有深厚的情感与责任驱使。
“山川去何岁,霜露几逢秋”表达了时间流转与自然界的变迁,以及主人公在战场上经历的年华和季节的更替。同时,这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情怀。
“玉塞已遐廓,铁关方阻修”描绘了边疆的壮丽与坚固,以及军事防御工事的重要性。这两句增添了诗歌的雄浑气势,也映射出主人公所承担的职责之重大。
“东都日窅窅,西海此悠悠”则是对遥远故土与广阔天涯的眷恋,这种情感在军人的心中尤为珍贵,同时也反衬出了他们身处异乡、心系家国的情怀。
最后“卒使功名建,长封万里侯”表明了主人公最终以军功立足,赢得了荣誉和地位,这种结局不仅彰显了个人奋斗的成果,更象征着对国家边疆的守护与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展现了一位文人变身武将的壮阔历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与责任。语言雄浑,意境辽阔,是一首充满力量与深情的佳作。
碧云既钜丽,香山亦宏敞。
翠岩蔽层巘,车马或希往。
曰余负奇癖,一一恣探赏。
群峰障谷口,弥望悉林莽。
谽谺一线入,仄径若指掌。
危梯屡攀蹑,乔木时偃仰。
阴崖伏空洞,阳峤入宏敞。
俯窥地欲穷,上陟天转朗。
楼台互回合,金碧时惝恍。
虚檐织蛸蟏,画壁森罔两。
绳床败叶积,禅堂坏苔长。
悠悠石火身,兀兀挂世网。
向暮聊独唫,徘徊发深想。
仄径缘藤萝,逶迤入深谷。
重阴夹磴道,弥望皆古木。
长松数百年,夭矫云际矗。
飞泉挂峰顶,蜿蜒出平陆。
石门森隧道,孤亭峙山足。
四天划然开,空洞豁尘目。
千崖布黄金,万仞嵌苍玉。
梵室缘危杉,禅关荫修竹。
圣果森菩提,昙花吐薝卜。
琳宫是何代,相传至元筑。
兹山迹最古,创始见身毒。
悠然念人代,累劫如转烛。
夜分息尘嚣,重展法华读。
何日归流沙,吾家旧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