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无功岁暮见寄》
《答无功岁暮见寄》全文
元 / 宋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豆秸灰动拥垆天,品字煨残榾柮烟。

诗草病多删枕上,眼花书久废灯前。

老依萧寺僧留宿,相对蒲团夜不眠。

筋力渐衰馀习在,梦中去趁暗门船。

(0)
注释
豆秸灰:炉火燃烧后的灰烬。
拥垆:围绕着炉火。
品字:像品字形排列。
煨残:烧剩的。
榾柮:木头燃烧后的余烬。
诗草:未完成的诗稿。
病多:疾病缠身。
删枕上:在床上删改。
眼花:视力模糊。
老依:依靠。
萧寺:寂静的寺庙。
僧留宿:僧人留宿。
蒲团:僧侣坐的垫子。
筋力:体力。
渐衰:逐渐衰退。
馀习:遗留的习惯。
梦中:在梦中。
暗门船:隐秘或幽暗的小船。
翻译
炉火中的豆秸秆灰烬翻动,犹如天空中的品字形炊烟缭绕。
病痛让我在床上删改诗稿,视力模糊使我长时间放弃在灯下阅读。
我老去后常在僧人留宿的萧寺过夜,两人对坐蒲团,夜晚难以入眠。
尽管体力衰退,旧习难改,梦中仍追寻着那幽暗水路的小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年诗人在岁末时的凄凉与孤独。"豆秸灰动拥垆天,品字煨残榾柮烟"两句,通过对室内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之艰辛和物质条件的简陋。"诗草病多删枕上,眼花书久废灯前"则透露出诗人因年迈体弱、视力不佳而未能如愿尽情于诗书,时间在无声中流逝。

"老依萧寺僧留宿,相对蒲团夜不眠"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寄宿于佛寺,与僧侣为伴,却因思绪万千而难以入睡。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之复杂与不安。

最后两句"筋力渐衰馀习在,梦中去趁暗门船"则表达了诗人对身躯日衰和生活习性难以改变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通过梦境中驾舟出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解放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示了诗人在岁暮时对生命、时间和精神追求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宋无
朝代:元   字:子虚   籍贯:元平江路

元平江路人,字子虚。世祖至元末,举茂才,以奉亲辞。工诗。比对精切,造诣新奇。有《翠寒集》等。
猜你喜欢

沁园春

掠鬓梳鬟,弓鞋宰袖,不惯从来。

但经营料理,茶铛茗盏,亲供洒扫,职分当该。

还谢天公深有意,便生就粗疏丘壑才。

将衰矣,斜阳日影,短景频催。

闲身不妨多病,且凭他、废苑荒台。

伴香浓琴静,百城南面,青编满架,湘轴成堆。

一缕茶烟和芋煮,只数点秋花手自栽。

都休也,蝇头蜗角,于我何哉。

(0)

望江南.十首·其二

东亭好,佛阁石为龛。

曾羡莲台双并蒂,愿依弥勒一花憨。还把本来参。

(0)

柳梢青.题画

江阔云平。绿帆低处,浅水桥横。

画角斜阳,乱山堆里,隐隐孤城。芦花潮落江程。

看几点、寒鸦暮晴。一夜西风,残荷败柳,都做秋声。

(0)

清平乐

凌波仙女。重返瑶天去。妙墨人间留寸楮。

增了秦嘉愁绪。记曾翠阁联吟。玉窗倦绣金针。

针线尚留残帖,至今酸刺芳心。

(0)

如梦令.题秋海棠遗画

绿萼花飞如霰。姊妹花开不见。

祗剩断肠花,那不教人肠断。肠断。肠断。

洒作红冰几片。

(0)

金缕曲

呵冻书成矣。喜传来、银钩铁画,精神满纸。

翰墨缘深偿不尽,覼缕何胜屈指。

细临向、乱书堆里。

好古心同还写韵,笑涂鸦、终日忙无已。

琼玖报,祗凭此。品香旧事从诗纪。

看横斜、寒梅疏影,年时相似。

几次邮筒佳句在,况又追随乡里。

尽酬唱、不烦双鲤。

浅酌屠苏吾醉也,展吴绫、绘得花如绮。

江梦笔,好提起。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