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制帅·其二》
《和制帅·其二》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自怜麋鹿性疏顽,心在云林迹世间。

每厌尘埃驱俗驾,不辞险阻访名山。

池鱼得意时归壑,厩马长鸣暂出闲。

万仞峰头曾进步,禅机一拨透三关。

(0)
翻译
我自视甚贱,像那疏野的麋鹿,心灵向往云林,却身陷人间世事。
常常厌恶世俗的纷扰,不愿驾驭凡尘之车,哪怕路途艰险,也要去寻访名山大川。
池中的鱼儿在快乐时也会回到山涧,马儿偶尔也会从马厩中出来享受片刻的悠闲。
我曾在万仞高峰上迈步前行,禅修的智慧如同拨开迷雾,穿透了人生的重重关卡。
注释
自怜:自视卑微,自怜自爱。
麋鹿:古代一种大型鹿类,象征隐士或超脱世俗的生活。
云林:指远离尘世的山林,象征理想中的宁静之地。
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和琐碎。
名山:象征高远的理想和精神追求。
池鱼:比喻暂时摆脱束缚的人。
万仞峰头:形容极高峻的地方,象征艰难的挑战。
禅机:佛教用语,指领悟佛法的契机。
三关:佛教术语,通常指生死、烦恼、涅槃三重境界。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境界的情怀。诗人自谓性格疏远,与世俗隔离,心志高悬于云林之中,追寻世间的足迹。每当厌恶尘世纷扰,便不惧怕险阻,只为探访那名山。

池塘中的鱼儿得意忘情时返回它们的溪壑,而厩中的马儿长鸣一声,也只是暂时地闲适而出。诗人曾经在万仞峰头留下过足迹,禅机一启,便能透彻三关。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以及对内心修养的追求。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精神自由和高洁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个人灵魂深处所渴望的宁静与超脱的表达。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炼丹井

丹灶久已毁,井泉空独存。
此地非常地,今人非昔人。
我愿刀圭药,轻举朝月宸。
一言洗天日,万物归阳春。
群仙谁嫉妬,使我身漂沦。
俯视废井水,欲饮碍荆榛。
徘徊片云下,泣涕沾衣巾。
少壮几何时,且醉樽中醇。

(0)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七星杉

五行与万类,有象皆在天。
如何彼杉树,反更侔星躔。
予思古昔意,欲媚兹山巅。
草木尚有斗,人物谁非仙。
栽培自何代,衰老今多年。
大旱不減翠,涉春无益鲜。
生当好世界,过尽闲云烟。
房心欲布政,柱石安可捐。

(0)

堦基

堂前一级似堦墀,无石无甎只旧基。
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
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0)

哭女二首

妻死女已病,踰年成二丧。
此生谁骨肉,末识好衣裳。
看面虽犹小,闻言尽可伤。
最知怜祖母,句句刮人肠。

(0)

偶题饶秀才豀光亭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豀。
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
万中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
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

(0)

名男曰参鲁以时喻之

孔门有高弟,曾子以孝著。
求诸圣人言,尚曰参也鲁。
才敏谁不愿,顾恐难荷负。
苟无德将之,何益於父母。
昔如吴起者,善兵亚孙武。
齿臂游诸侯,亲丧哀不举。
杨彪有子脩,器能颇可取。
一旦以罪诛,舐犊秆虚语。
吾生本薄祜,略无兄弟助。
及汝又一身,不绝如线缕。
祖母唯汝爱,无异所生乳。
宁止吒祭祀,亦欲兴门户。
伎俩勿求名,适时乃有补。
计虑勿尚巧,合义乃可处。
持重尚寡过,摧刚庶无惧。
内以保家族,外以扬名誉,高山在所仰,今人岂殊古。
参鲁为汝名,其字曰孝孺。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