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春弄东风软。灯山处处笙歌满。几点落梅花。
侯家醉丽华。歌声还唤酒。夜色频催漏。
云幕掩嫦娥。清光不放多。
画楼春弄东风软。灯山处处笙歌满。几点落梅花。
侯家醉丽华。歌声还唤酒。夜色频催漏。
云幕掩嫦娥。清光不放多。
这首《菩萨蛮·元宵无月》由明代女诗人叶小鸾所作,描绘了元宵佳节无月之夜的景象与情感。
首句“画楼春弄东风软”,以细腻之笔勾勒出春日里画楼中轻柔的春风,仿佛在轻轻舞动,营造出一种温柔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灯山处处笙歌满”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音乐声声的情景,将节日的热闹与欢愉展现得淋漓尽致。
“几点落梅花”描绘了夜晚中零星飘落的梅花,虽是细微之景,却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凄美与哀愁。“侯家醉丽华”则通过“侯家”这一特定场景,暗示了贵族阶层在元宵节的奢华与欢乐,与下文形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歌声还唤酒,夜色频催漏”两句,既表现了人们在元宵夜的尽情欢饮,又通过“夜色频催漏”暗示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短暂与美好。最后,“云幕掩嫦娥,清光不放多”以浪漫的想象收尾,云层遮蔽了月亮,但并未完全遮挡住月光的清辉,象征着即便在看似无望的境遇中,仍有一线希望与美好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元宵节无月之夜的独特韵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而不失雅致。
涉世几灭顶,欲为多掣肘。
功名如浮云,于我亦何有。
惟兹华胥国,风土谙已久。
坐中可断取,聊试维摩手。
昏昏一卷书,兀兀三杯酒。
飘然到其乡,自觉乐而寿。
嗟我蒲柳姿,未老先已朽。
何尝慕管萧,但欲师广受。
未能脱羁束,洗濯愈瑕垢。
已矣姑两忘,蘧蘧学庄叟。
大块已载我,何如未生时。
气变芒芴间,七窍谁凿之。
百骸与九藏,假合以成兹。
与子非故交,从我如相期。
屈伸及动止,契合初不思。
常恐随物化,念此情凄洏。
我生梦幻中,变灭不复疑。
安得永相保,听我悲来辞。
君臣以道合,言出心莫逆。
膏泽下于民,美化施无极。
中世此道衰,言如水投石。
义士以死争,直谏或有益。
折槛制留今,断鞅事存昔。
当车血污轮,伏蒲涕沾席。
昭然贯日诚,屹尔回天力。
谁将丹青手,图此忠义迹。
传之置坐隅,能使懦夫激。
斯人不复见,壮哉古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