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亡儿明道·其二》
《哭亡儿明道·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四岁嗟无恃,全凭祖母慈。

甘瓜根蒂绝,老凤羽毛垂。

失乳身尝病,虽贫学未迟。

从予历吴楚,黄口已流离。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亡儿明道(其二)》。诗中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失去幼子的悲痛之情,以及对儿子生前生活的回忆。

首句“四岁嗟无恃”,开篇即点出儿子年仅四岁时便离世,让父母深感无助与悲伤。“全凭祖母慈”则转而描述了祖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表现了祖孙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接下来,“甘瓜根蒂绝,老凤羽毛垂”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失去孩子的痛苦比作甘瓜失去根蒂,老凤失去羽毛,形象地表达了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和内心的空虚。

“失乳身尝病,虽贫学未迟”两句回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虽然生活贫困,但仍然坚持学习的情景,体现了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孩子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最后,“从予历吴楚,黄口已流离”则描述了孩子随父母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最终因年幼而离世的悲剧结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失去孩子的父母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错认

白縠单衫玉步摇,香风相引见云翘。

灯前抛接回波眼,帐底围量束索腰。

夜视可怜明似月,秋期只愿信如潮。

情知不负周郎顾,莫问儿身第几乔。

(0)

问答词阿姚·其八

眉梢眼尾自矜严,一顾愁君忆倍添。

偏是热肠翻似冶,莫云全为避猜嫌。

(0)

问答词阿姚·其三

一旬长遣十函书,勤向高堂问起居。

每就个中衔数字,暗传心事与心奴。

(0)

即事十首·其四

轻裙綷繂近虚廊,未接音词早接香。

暗认已知卿是姊,笑云姑让妹为郎。

悲欢暇订归先后,新旧难分话短长。

不用怕羞吹烛灭,月华如雪满匡床。

(0)

可叹·其四

见人偶语暗心惊,叵测风涛有变更。

著布小怜姿韵在,啼妆孙寿病愁并。

忍言憔悴羞相见,喜耐危疑表至诚。

奇祸不妨含笑受,旧恩山重一身轻。

(0)

寄怀端己白门·其三

难将蜜意嘱飞鸿,寄尽相思不语中。

枕上鹊声浑未验,桥南龟兆几回同。

神方驻景仙家药,新嫩娇黄病后容。

更奉办香多宝塔,半天灯影照江红。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