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后村口占一首》
《和后村口占一首》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老去田翁多狎友,年来观主换新衔。

缘溪竹杖时行散,面壁蒲团渐放参。

休梦笔花寻砚滴,但看贝叶守灯龛。

清朝越绋将修礼,留滞何妨似史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农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修行。首句“老去田翁多狎友”,生动地刻画了老农夫与自然界的动植物为伴,享受田园生活的悠闲与自在。接下来,“年来观主换新衔”可能暗喻着时光流转,农夫的角色或身份在岁月中悄然变化,或许从耕作的劳力转变为观照内心、寻求精神寄托的修行者。

“缘溪竹杖时行散,面壁蒲团渐放参”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农夫日常生活的禅意与修行。手持竹杖沿溪而行,是闲适的散步,也是心灵的漫步;面对墙壁盘腿而坐,逐渐深入思考,暗示着内心的探索与修行的深化。这里不仅体现了农夫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休梦笔花寻砚滴,但看贝叶守灯龛”则表达了农夫对物质欲望的淡泊,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放弃对文房四宝的追求,即放弃了世俗的功名利禄,转而专注于阅读佛经(贝叶),在灯光下守护心灵的平静与智慧的光芒。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对精神富足的向往,而非物质财富的追求。

最后,“清朝越绋将修礼,留滞何妨似史谈”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农夫对于社会礼仪的尊重,以及对于历史的热爱与研究。在清早之时,他可能会参与或准备一些礼仪活动,同时,留下的时间不妨用来阅读历史书籍,如同谈论历史一般轻松愉快。这既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示了其对历史知识的热爱和深入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农夫在自然与精神世界中的和谐生活,以及对内心修行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七首·其六

得得来题小隐诗,拂香萦柳画船移。

湖边好景春犹未,须到秋清月满时。

(0)

云露堂前杏花

蜡红枝上粉红云,日丽烟浓看不真。

浩荡光风无畔岸,如何锁得杏园春。

(0)

三月四日骤煖

日脚融晴晚气暄,睡馀初觉薄罗便。

如何柳絮沾泥处,煖似槐阴转午天。

(0)

送何白节推宰晋原二首·其一

盛府兼名邑,荣归指故林。

多年望乡泪,万里倚门心。

江馆春寒薄,山程晚翠深。

板舆迎侍日,桃李正芳阴。

(0)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五首因以缀篇·其五

门外烟岚紫阁横,九衢风土更何情。

篱边醉傲渊明饮,陇上歌随桀溺耕。

三乐放怀千古重,万钟回首一毫轻。

鹏鹪共适逍遥理,谁复人间问不平。

(0)

送虎丘长老

暂向天台参众真,虎丘风月远随身。

琼台肯便长栖去,无限人间未度人。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