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为世上真良药,佛是人间大道师。
十八师兄齐饱后,却言无病可医治。
病为世上真良药,佛是人间大道师。
十八师兄齐饱后,却言无病可医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以诗问谥父病五首(其二)》。从这四句诗来看,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智慧和对佛法的理解。
"病为世上真良药" 一句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痛苦和疾病往往能唤醒人心,让人们反思和成长。这正如佛教中常说的,苦难是通向觉悟之路的一种激励。在这里,诗人用“真良药”来形容这种转变力量,显示了他对生命深层次意义的洞察。
"佛是人间大道师" 这句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的崇敬之情。佛在这里被视作伟大的导师,指引人们走向光明和解脱。在古代中国文化中,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深厚的人文思想资源。
接下来的两句 "十八师兄齐饱后,却言无病可医治" 则显得更加具体和生动。诗人通过设想一场宴席,众多的“师兄”(可能指佛教中的僧侣)在享受过丰盛的食物之后,反而认为没有疾病需要治疗。这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态,也可能隐含着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种无奈和逃避。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佛学知识,更透露出他对于人生、疾病与治疗的独到见解。通过这些精炼的文字,王洋以其个人独到的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和生命智慧。
武安湖畔,问当日、秦七遗踪何处?
水齧城根葭苇乱,鹅鸭纷纷无数。
词客云亡,无人解道,山抹微云句。
停桡沽酒,一樽欲酹君墓。
乐府名擅无双,乌丝写罢,檀板歌金缕。
同调东坡居士在,高唱大江东去。
红豆抛残,白杨凋尽,郭外渔舟鼓。
流萤千点,月明还绕烟树。
寒烟罥郭,渐暗惊瘦影,愁损眉萼。
入手轻阴,犹忆春前,莺歌燕舞池阁。
流萍未算伤心极,忍漫逐、尘香南陌。
点暮空、几阵残鸦,早是酒消情恶。
重问江潭漠渚,有谁更抚景,深怨摇落。
客里相逢,如此天涯,剩取纤腰一搦。
依稀尚有青青意,奈还怕、雪欺霜虐。
怎伴他、飒飒萧萧,尽日小楼帘幕。
姬汝应知,客况无聊,齧妃女唇。
漫珠圆凤拨,婢呼樊素,烟横藓佩,师事湘君。
富贵漂萍,不随碌碌,棙柁中流尚有身。
归来早,向浮名断处,勾管佳辰。茸城月色如银。
休通道天边散彩云。
愿当筵摇笔,愁山匿影,连朝中酒,恨海扬尘。
起五柳生,当苏小小,菊圃双栖八百春。
姬微笑,谓彭蠡以后,还有痴人。
五陵游歇,催买花枝,重上吴阜。
抖擞衣尘,旋觉野云生肘。
谁载铜官山色到,屐高惊破门前柳。
拨寒灰,把升平乐事,一番回首。
怪作达、于吾何有,起舞阑珊,敲缺壶口。
笔底风华,恨乏按筝纤手。
自与侯鲭长话别,故人能共青蔬否。
论欢场,尽千般,不如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