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又三日,上巳复清明。
问君几许,高兴儿女队中行。
数点洗尘芳雨,一脉养花天气,信马出郊坰。
年少五陵子,金弹惹流莺。过油璧,低粉面,按银筝。
管弦丝竹,何限应自胜兰亭。
共酌几杯春醑,也插一枝杨柳,归袖任纵横。
听取九门钥,隐隐下西清。
三月又三日,上巳复清明。
问君几许,高兴儿女队中行。
数点洗尘芳雨,一脉养花天气,信马出郊坰。
年少五陵子,金弹惹流莺。过油璧,低粉面,按银筝。
管弦丝竹,何限应自胜兰亭。
共酌几杯春醑,也插一枝杨柳,归袖任纵横。
听取九门钥,隐隐下西清。
这首《水调歌头·上巳日》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上巳节与清明时节的景象,以及人们在郊外欢聚的情景。
开篇“三月又三日,上巳复清明”,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季的第三个甲子日,同时也是上巳节和清明节,两节相连,春意盎然。接着“问君几许,高兴儿女队中行”,以设问的方式引出画面,一群欢快的孩子在队伍中嬉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数点洗尘芳雨,一脉养花天气,信马出郊坰”描绘了春雨轻柔,滋润着大地,万物生长的景象,诗人信马由缰,走出郊野,享受自然的美好。紧接着“年少五陵子,金弹惹流莺”,描述了年轻贵族子弟在野外玩耍,金弹子吸引着飞舞的黄莺,展现了贵族生活的闲适与乐趣。
“过油璧,低粉面,按银筝”则描绘了女子们在户外的活动,她们乘坐油壁车,低垂着脸庞,弹奏着银筝,音乐悠扬,增添了节日的氛围。接下来“管弦丝竹,何限应自胜兰亭”,表达了音乐之美,不亚于古代文人雅集的兰亭集会,赞美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共酌几杯春醑,也插一枝杨柳,归袖任纵横”描绘了人们在户外饮酒、插柳的场景,春酒香醇,杨柳轻摇,归途中的衣袖随风飘扬,充满了自由与欢乐的气息。
最后“听取九门钥,隐隐下西清”,以象征性的手法,暗示了朝廷的威严与权力,但在此时此刻,人们更关注的是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上巳日与清明时节的自然美景和人们的欢乐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戢戢初成茁,骎骎渐可竿。
朝幽粉泪渍,午静箨声乾。
枝且胜栖羽,阴仍合翠寒。
书斋有馀暇,可以过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