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殿谈馀著赐衣,椰帆却返旧禅扉。
贝多纸上经文动,如意瓶中佛爪飞。
飓母影边持戒宿,波神宫里受斋归。
家山到日将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围。
讲殿谈馀著赐衣,椰帆却返旧禅扉。
贝多纸上经文动,如意瓶中佛爪飞。
飓母影边持戒宿,波神宫里受斋归。
家山到日将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围。
诗中描绘了一位僧侣圆载准备返回日本的情景。"讲殿谈馀著赐衣,椰帆却返旧禅扉"表明在佛教的讲经之处,他接受了别人的赠送,并且即将回到他曾修行过的旧寺院。"贝多纸上经文动,如意瓶中佛爪飞"则形象地展示了他的法器和佛经,以及他手持如意宝瓶,仿佛佛爪在空中飞舞,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挂碍的境界。
"飓母影边持戒宿,波神宫里受斋归"描绘了僧侣在风雨交加之夜依旧坚守佛法,并在海神庙中接受斋戒,体现出他对佛法的虔诚和不懈追求。"家山到日将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返回日本故乡的关切,以及对他在新的一年中能够继续修行的祝愿,"白象"常喻佛法或高僧,"十二围"可能指的是一年的十二个月份,或是比喻时间的推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巧的意象,展现了对远行僧侣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其佛法修为的赞美。
近郡称良牧,如公实罕伦。
处家原俭朴,施政本宽仁。
不扰心如水,无私化若神。
镇浮安属吏,持重协同寅。
忆昨虞汀寇,烦公抚邵民。
孤城存保障,列壁静风尘。
课最逾三载,生灵煦一春。
村村田悉垦,户户粟皆陈。
大府方交剡,高情自乞身。
攀辕徒拥霸,遮道莫留恂。
淮海通诸夏,溪山望七闽。
作诗无溢美,端不愧风人。
中道迫生理,忧患未渠央。
用此较古今,常疑今世长。
息肩幸一憩,忽已鬓发苍。
颠倒百年间,悲乐安可量。
梦中逢故友,相与倾壶觞。
举觞梦即觉,此酒谁复尝。
草木依寒暑,荣悴尚有当。
人生顾异此,弱质徒皇皇。
乔松不可愿,放志聊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