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孤生瓞,子母相钩带。
旦夕勤护持,惧为风雪害。
周宗已磬石,孟母犹教诫。
乌啼书幌月,鸣机答虚籁。
旌弓方骍骍,奋志从此迈。
绵绵孤生瓞,子母相钩带。
旦夕勤护持,惧为风雪害。
周宗已磬石,孟母犹教诫。
乌啼书幌月,鸣机答虚籁。
旌弓方骍骍,奋志从此迈。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三穷啚诗时九首为周侍御同年(其六)》描绘了一幅温馨又坚韧的家庭画面。诗中以绵绵不断的瓜瓞(小瓜)象征家族延续,子母相连,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家庭的紧密关系。诗人强调早晚辛勤呵护,以防子女受到外界恶劣环境(风雪)的侵扰,体现了对后代的深深关爱。
接着,诗人提及周家和孟母的故事,周宗虽已衰落,但孟母的教诲仍在,寓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恒久传承。夜晚,乌鸦在挂着书幌的窗前啼叫,织机声回应着自然界的宁静,形成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将以刚健的精神(骍骍的旌弓)和坚定的决心,从这个教育的起点出发,迈向新的旅程。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教于诗,展现出诗人对家庭责任和人生理想的坚守。
痛汝无父母,但有弱弟亲。
掩泪趋屋隅,恐汝闻酸呻。
支床苦呼吸,明知鬼趣隣。
欲询未了言,又恐遭疑嗔。
便得头白偕,亦抵一睫尘。
翁姑老奈何,幼子汝所珍。
惨然入鬓眉,黛断胡能颦?
冰手握我怀,促喘词略陈。
但言毋相忘,生死君之身。
自汝为我妇,与汝胶漆同。
但拟漆在胶,气犹嫌未融。
拟之月在天,月落天仍濛。
拟之花在奁,奁掩花何红?
百拟不得似,转堕禅语空。
此亦不须拟,各已喻诸中。
一日未为始,百年未为终。
形影相结纠,未觉万事穷。
尔愁愁我心,尔癯癯我容。
迢迢北固钟,吹声入篷底。
寸念不自持,推枕夜中起。
蠡船三尺高,下有千里水。
千里东流来,西向去瀰瀰。
水上什百舟,各各异乡里。
沈沈落月中,不知醒者几。
横箫倚孤烛,曼调引悱悱。
宕以疏杨风,毕韵转凄靡。
閒鸥尔何知,槭槭听江汜。
鸥语渐寥落,鸿语接迤逦。
群舟叹息声,纷然杂潮尾。
他乡有今夕,悲来那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