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则不识,宗说俱通。如风吹水,如日行空。
破荡箕裘是此翁。
字则不识,宗说俱通。如风吹水,如日行空。
破荡箕裘是此翁。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心月所作的《六代祖师赞》系列中的第六首。诗中描述了一位不拘于文字表象,深谙佛法真谛的人物,他的智慧如同风过水面,自然流畅,又如日行虚空,自在无碍。"破荡箕裘"一句,可能是指他传承佛法,打破常规,不拘泥于传统的衣钵,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发扬光大。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这位祖师的智慧与自由精神,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
春晚缑山路,华光满翠微。
怜君持郄桂,归去丰莱衣。
故国几人在,浮生万事非。
唯当拭病眼,看子九霄飞。
失乡迁客在天涯,门掩苔垣向水斜。
只就鳞鸿求远信,敢言车马访贫家。
烟生柳岸将垂缕,雪压梅园半是花。
惆怅明朝罇酒散,梦魂相送到京华。
幔亭高敞九门前,银箭迟迟夜漏迁。
明月静添华烛影,和风时度御炉烟。
朱轮绣觳车声接,玉勒金羁马首骈。
一曲云谣飞圣藻,万方歌仰尧天。
翠黛嚬如怨,朱颜醉更春。
占将南国貌,恼杀别家人。
粉汗沾巡盏,花钿逐舞茵。
明朝绮窗下,离恨两殷勤。
早年闻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抵掌曾论天下事,折腰犹悟俗人情。
老还上国欢娱少,贫聚归资结束轻。
迁客临流倍惆怅,冷风黄叶满山城。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