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运使赞》
《李运使赞》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四言诗

风度凝远,和气如春。绿发授道,精敏绝伦。

名冠缙绅,挺然忠义。知国知兵,如唐陆贽。

顷者天府,奉使江南。昼锦之荣,父老聚观。

顿节西州,盗发江浙。提师百万,荡其窟穴。

凯旋而还,口不言功。但欲使民,生于死中。

重临南楚,化行郡邑。如春在花,不见痕迹。

恢躁坦夷,易亲难忘。视其胸次,山包海藏。

宜宿玉堂,宜在黄阁。跬步可待,昂霄耸壑。

长沙之民,自怀其私。龛此画像,饮食必祠。

(0)
鉴赏

这首诗《李运使赞》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是对李运使的赞美。诗中描绘了李运使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以及他为国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首先,诗中以“风度凝远,和气如春”开篇,形容李运使的气质高雅,如同春风般温暖和煦,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接着,“绿发授道,精敏绝伦”,赞扬他年轻时即已精通道术,智慧超群,才华横溢。

“名冠缙绅,挺然忠义”则点明他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他坚定不移的忠诚与正义之心。接下来,“知国知兵,如唐陆贽”进一步强调了李运使的军事才能,比肩唐代名臣陆贽,足见其在国家治理与军事策略上的卓越能力。

诗中提到李运使曾出使江南,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展现了他深受人民爱戴的一面。随后,描述了他平定江浙盗贼,率领大军荡平匪穴的英勇事迹,彰显了他的军事才能与对国家的忠诚。

“凯旋而还,口不言功”,表现了李运使在功成名就后,却谦虚低调,不居功自傲的高尚品质。他更关心的是如何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体现了他深厚的民本思想。

“重临南楚,化行郡邑”,表明李运使再次回到南方,继续推行仁政,使地方治理更加和谐有序。最后,“如春在花,不见痕迹”,比喻他的恩泽如同春天的花朵,美丽而不留痕迹,形象地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李运使的多方面优秀品质,从个人修养到治国理政,再到对民众的深厚情感,全方位地赞美了这位杰出人物的非凡成就与高尚人格。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少小从行伍二首·其二

少小从行伍,千金办武装。

日骑官厩马,夜宿酒家娼。

□已宁论死,临危肯畏强。

蛮夷知姓字,不敢犯封疆。

(0)

秋树次韵

嘉树如车盖,虚亭带夕阴。

萧萧露叶下,霭霭浦云深。

好鸟频翻翮,幽人亦散襟。

祗愁霜霰集,摇落岁华心。

(0)

月夜次人韵

高人寂无寐,乘月坐南楼。

露浥纤絺润,凉生纨扇秋。

玉箫吹半夜,兰枻鼓中流。

清兴忽不浅,因之宋玉愁。

(0)

贫士

百金费尽不羞贫,敛足衡门几度春。

昨日东风南陌上,看花多是五陵人。

(0)

送人归蜀·其二

剑门西望蜀江流,白帝城边叶未秋。

归到山林何事业,木棉花发杜鹃愁。

(0)

鸣砧寄友人

候馆空垂幔,荒城又捣砧。

寒声霜外落,愁思夜中深。

响度银灯暗,清和玉漏音。

同袍嗟久别,因此惜惊心。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