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鸣砧寄友人》
《鸣砧寄友人》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候馆空垂幔,荒城又捣砧。

寒声霜外落,愁思夜中深。

响度银灯暗,清和玉漏音。

同袍嗟久别,因此惜惊心。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鸣砧寄友人》描绘了一幅秋夜思友的画面。首句“候馆空垂幔”写出了友人寓居之处旅馆寂静,帷幔低垂,显得空荡无人;“荒城又捣砧”则通过捣衣声在荒凉城池回荡,暗示友人身处异乡,生活艰辛,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

“寒声霜外落”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与凄清,秋夜寒霜中的砧声更显悲凉。“愁思夜中深”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忧虑和愁绪,随着夜晚的加深,这份思念之情也愈发浓厚。

“响度银灯暗”描绘了灯光昏暗的场景,砧声穿透夜色,穿透银灯的微光,显得格外清晰。“清和玉漏音”借漏壶滴水声来衬托夜晚的静谧,同时也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无尽的等待。

最后两句“同袍嗟久别,因此惜惊心”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长久分离的哀叹,以及对友人安危的关切,这份共鸣和担忧使得诗人的心弦为之惊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砧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分别的无奈,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感。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秋梦步病鹤秋日杂兴韵二首·其二

绿债红恩两未还,又提管钥到情关。

纯狐窃药心无忌,曼倩偷桃品最顽。

誓海别开新梦境,愁云顿扫旧眉山。

伯舆未死秦宫活,百韵风怀岂忍删。

(0)

咏物四首·其二

三百鳞虫未许随,不飞不走迹难窥。

江湖尽有波堪惜,霖雨还须力可为。

入世屈伸原莫定,受人豢养亦堪悲。

微行权忍渔师辱,驻看奇云海上垂。

(0)

人日立春作二首·其二

市廛地迩故人遐,囊底钱荒酒可赊。

十日杜门无客过,一杯春酿对梅花。

(0)

无题为映南赋六首·其三

待觅幽花赋绿春,疏槐门巷隔微尘。

锦茵谁遣乌龙卧,珠箔时遭紫燕瞋。

秋扇弃捐同是恨,春衫熨贴未全贫。

从今莫诵昭阳怨,座有天涯失意人。

(0)

尚湖秋兴八首·其五

逝水年华悟昨非,触藩知退未知几。

麒麟轻出难为瑞,鹦鹉能言卒受鞿。

海国云寒鲸浪恶,水乡秋暖雁粮肥。

杜门自种忘忧草,差幸芜园屐印稀。

(0)

中秋对月

楼台坐见海生尘,秋思偏归寂寞滨。

圆缺一时盼哀乐,山河两戒自陈新。

终愁歌唱天将沸,相忆高寒月有人。

休更题诗问天上,只馀清影似前身。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