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年来厌世情,无边归思逐时生。
蟠龙塘上菑畬好,我欲归来课仆耕。
老去年来厌世情,无边归思逐时生。
蟠龙塘上菑畬好,我欲归来课仆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老去年来厌世情”,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尘世的疲惫感。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愈发感到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这种情感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加深。
接着,“无边归思逐时生”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对自然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如同潮水般随时间不断涌动,无法抑制。这里的“归思”不仅指身体上的回归,更包含了心灵上的归宿与寄托。
后两句“蟠龙塘上菑畬好,我欲归来课仆耕”,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想象着在蟠龙塘畔,一片肥沃的土地上,自己与仆人一同耕作的情景,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对简单、宁静、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向往。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远离喧嚣都市、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劳动与土地之间深厚情感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变化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独特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逡巡避少年,起秽不敢酬。
旁人吁已甚,自喜计虑周。
微劳消厚疚,浅辱胜深忧。
从知为下安,处上反无俦。
人生各有志,勇懦从所求。
挺挺大丈夫,为世一准则。
如何出处间,终始不明白。
四皓本周人,多为汉一出。
不终为周臣,身与道相失。
仅安汉社稷,暗堕张良术。
惟我则不然,一身无二适。
纵别生圣人,亦当死深密。
我出兴我朝,旧都建皇极。
今力未能之,昼夜祷空碧。
宣王车马来,一见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