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盐铁尚书》
《上盐铁尚书》全文
唐 / 薛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南宫环雉隔嚣尘,况值清斋宿大臣。

城绝鼓钟更点后,雨凉烟树月华新。

檐前漱晓穹苍碧,庭下眠秋沆瀣津。

闻说务闲心更静,此时忧国合求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yántiěshàngshū
táng / xuēnéng

nángōnghuánzhìáochénkuàngzhíqīngzhāi宿chén
chéngjuézhōnggèngdiǎnhòu

liángyānshùyuèhuáxīn
yánqiánshùxiǎoqióngcāngtíngxiàmiánqiūhàngxièjīn

wénshuōxiánxīngèngjìngshíyōuguóqiúrén

翻译
南宫的环雉隔开了喧嚣尘世,更何况是在清斋之夜陪伴着重要的官员。
城中的鼓声和钟声在深夜后消失,雨后的夜晚清新,月光如洗。
屋檐下的晨露清洗着清晨的天空,庭院中秋意浓,露水滋润着地面。
听说在无事之时心境更加宁静,此刻忧心国事,或许应寻求他人的意见。
注释
南宫: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朝廷或官署。
环雉:环绕宫殿的城墙,雉堞,象征威严。
清斋:僧道或官员的清净斋戒,表示严肃庄重的氛围。
大臣:地位较高的官员。
鼓钟:古代报时的乐器,象征秩序。
沆瀣津:露水,此句形容秋夜露水。
务闲:事务清闲,无事可做。
忧国:关心国家大事,忧虑国家安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大臣在南宫清斋中静夜时分的宁静景象。"南宫环雉隔嚣尘,况值清斋宿大臣"两句设定了环境,表明诗人所处之地是皇宫附近的地方,而诗人自己则是一位居住在清净斋舍中的高官。"城绝鼓钟更点后,雨凉烟树月华新"接着描写夜深人静,城里的鼓声和钟声已经停止,只有雨声伴随着凉意、迷雾中的树木以及月光中呈现的新鲜氛围。诗人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变得宁静。

接下来的"檐前漱晓穹苍碧,庭下眠秋沆瀣津"更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檐前清晨的水面如同穹苍的宝石一般,而庭院中则是秋夜的安静与河流的波澜交织在一起。

然而,在这样宁静的环境和心境下,诗人却提及"闻说务闲心更静,此时忧国合求人"。这表明尽管外界传言他已经十分淡泊名利,内心非常平静,但实际上诗人仍然在为国家的安危担忧,并且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才。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责任感,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和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宁静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却又深怀国事的情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出时代背景下的政治与社会问题。

作者介绍
薛能

薛能
朝代:唐   字:太拙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生辰:817-880年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猜你喜欢

两仪殿赋柏梁体

绝域降附天下平,八表无事悦圣情。

云披雾敛天地明,登封日观禅云亭。

太常具礼方告成。

(0)

饯中书侍郎来济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

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

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

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0)

炀帝幸江南时闻民歌

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困随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0)

古辞

容华不待年,何为客游梁。

九月寒阴合,悲风断君肠。

叹息空房妇,幽思坐自伤。

劳心结远路,惆怅独未央。

(0)

作蚕丝·其二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0)

寄徐陵诗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

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