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两仪殿赋柏梁体》
《两仪殿赋柏梁体》全文
隋朝 / 李世民   形式: 古风

绝域降附天下平,八表无事悦圣情。

云披雾敛天地明,登封日观禅云亭。

太常具礼方告成。

(0)
注释
绝域:偏远之地。
降附:归顺。
天下平:天下安宁。
八表:四海,指广阔的疆域。
无事:没有战乱或纷争。
悦圣情:使圣上心情愉悦。
云披:云雾散开。
雾敛:雾气消散。
天地明:世界变得明亮清晰。
登封:登山祭天,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仪式。
日观:日观峰,泰山的一处著名景点,常用于帝王祭天。
禅云亭:可能指云雾中的祭坛或观景亭,具体地点不详,这里象征性地表示为禅拜之处。
太常:古代官职名,负责宗庙礼仪。
具礼:准备礼仪仪式。
方告成:才宣告大典完成。
翻译
偏远之地归顺后天下安宁,四海之内无战事令圣上欢心。
云雾散去天地一片光明,登高祭天日观峰,禅拜云亭。
太常官准备礼仪宣告大典完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天下太平、万物和谐的景象。"绝域降附天下平"表明边疆地区归顺,天下得以安宁;"八表无事悦圣情"则指国界安定,没有战乱,令君王心情舒畅。"云披雾敛天地明"形象地描绘了云雾散去,天气清明的美好景致;"登封日观禅云亭"展现了帝王在盛大典礼之后,登上封禅之地,远观禅云亭的情景。最后一句"太常具礼方告成"则说明了国家重大祭祀活动的完备与庄重。

整首诗语言庄严,意境辽阔,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帝王盛典的描绘,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朝代:隋朝   生辰:599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猜你喜欢

盆中绿萼

盆山添小景,物候报芳春。

素萼低相媚,苍苔迹渐沦。

岁寒孤自抱,风雪四无邻。

寂寞林居士,无惭世外身。

(0)

莳菊四首·其三

满天黄叶下,未识是林皋。

芳草缘幽巷,茅斋卧短蒿。

采之如送酒,插以代登高。

月下频行圃,终宵人影劳。

(0)

道藏歌诗·其二十

策驾玄中汉,辔素扶希林。

妙微浑混遘,长扇回五烟。

(0)

抱朴子口诀

朱砂水银入华池,收得黄芽人不知。

本是仙人留口诀,世上喧喧乱言说。

七十年中付一人,分付还须有仙骨。

一一事须手眼传,采取只在片时间。

河车覆在丹田里,制伏只在黄芽边。

(0)

述志阶诗·其二

丈夫怀慷慨,胆上涌波奔。

只将三尺剑,决构一朱门。

(0)

赠物阶诗·其二

合瞑刺缝罢,守啼方达曙。

带长垂两巾,代人交手处。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