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水银入华池,收得黄芽人不知。
本是仙人留口诀,世上喧喧乱言说。
七十年中付一人,分付还须有仙骨。
一一事须手眼传,采取只在片时间。
河车覆在丹田里,制伏只在黄芽边。
朱砂水银入华池,收得黄芽人不知。
本是仙人留口诀,世上喧喧乱言说。
七十年中付一人,分付还须有仙骨。
一一事须手眼传,采取只在片时间。
河车覆在丹田里,制伏只在黄芽边。
这首诗《抱朴子口诀》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修炼内丹的神秘过程。诗中“朱砂水银入华池”形象地描述了炼丹术中的关键步骤,即通过特定的物质(朱砂和水银)融合,达到转化的目的。这里的“华池”可能指的是人体内的精气神汇聚之处,暗示了修炼者通过内观和调息,将外物转化为内在能量的过程。
“收得黄芽人不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过程的隐秘性与不易察觉,暗示了修炼者需要通过长期的修行和领悟,才能掌握其中的奥秘。接着,“本是仙人留口诀”表明了修炼的真谛来自于古代仙人的传授,而“世上喧喧乱言说”则对比了外界对这种修炼方式的误解与质疑。
“七十年中付一人,分付还须有仙骨”揭示了修炼的艰难与高要求,只有具备特殊天赋(仙骨)的人,才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得到真正的指导。最后,“一一事须手眼传,采取只在片时间”强调了修炼过程中细节的重要性以及瞬间的洞察力,即在恰当的时机采取行动,完成转化。
“河车覆在丹田里,制伏只在黄芽边”则是对修炼核心的总结,河车(一种象征性的工具)被放置于丹田(人体内的能量中心),通过控制和引导,最终达到制伏(控制)的目的,即实现身心的和谐与灵性的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修炼内丹的复杂性和神秘性,也蕴含了对个人修行之路的深刻思考,强调了内在的觉醒、耐心的积累以及正确指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