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华不待年,何为客游梁。
九月寒阴合,悲风断君肠。
叹息空房妇,幽思坐自伤。
劳心结远路,惆怅独未央。
容华不待年,何为客游梁。
九月寒阴合,悲风断君肠。
叹息空房妇,幽思坐自伤。
劳心结远路,惆怅独未央。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哀愁。诗中“容华不待年”指的是美好时光不会等待岁月的流转,人应当及时把握。“何为客游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他乡的无奈和迷茫。
接下来的“九月寒阴合,悲风断君肠”描绘了一种萧瑟凄凉的秋景,冷风和阴霾天气让人感觉到一种悲凉,似乎连心脏都被这般氛围所穿透。诗中的“叹息空房妇”则是对独守空房的女性的同情,她们在家中也充满了孤寂与哀思。
最后,“劳心结远路,惆怅独未央”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无尽的烦恼。长途跋涉不仅耗费体力,更是在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这种情绪似乎没有尽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漂泊无依和内心孤独的感慨,是一首充满了哀愁与哲理的作品。
禾穗累累青半黄,边山除野多熟乡。
一粒未得人初尝,不应办作鹿豕粮。
老农作计须夜防,结草构木安匡床。
高低量置田中央,容身仅足庇雨霜。
比于露宿知犹强,所图岁晏实饥肠。
世族多少居华堂,安然熟寝无更长,便腹何尝乏稻粱。
敢较甘苦均閒忙,不遑宁处禾无伤。
农事方殷春已归,绿云满掘春秧齐。
秧马既具田成畦,尚欠有物平水泥。
横木叉头手自携,荡磨泥面如排挤。
人畜一过饶足蹄,却行一抹前踪迷。
莹滑如展黄玻瓈,插莳足使无高低。
处污不染濯清溪,归来自洁从高栖。
一遇诗人经品题,附名农谱名始跻,愿言永用同锄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