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意悠悠底未成,年华促促尚谁惊。
浮云稍助春来暗,薄日迟回午后明。
静见游尘侵藓迹,忽闻落叶扫阶声。
此时俯偻无酬酢,世谛吾心弃不争。
雪意悠悠底未成,年华促促尚谁惊。
浮云稍助春来暗,薄日迟回午后明。
静见游尘侵藓迹,忽闻落叶扫阶声。
此时俯偻无酬酢,世谛吾心弃不争。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雪意未尽,年华匆匆,自然界与人心境交织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首联“雪意悠悠底未成,年华促促尚谁惊”,开篇即点出主题,雪意虽浓却未真正落下,时间匆匆流逝,似乎无人察觉。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未落之雪与飞逝的时光并置,营造了一种时间紧迫、稍纵即逝的氛围。
颔联“浮云稍助春来暗,薄日迟回午后明”,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浮云遮蔽了即将来临的春天,使得光线变得昏暗;而薄日则在午后才渐渐明亮起来。这两句通过云和日的变化,暗示了季节更替的微妙过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颈联“静见游尘侵藓迹,忽闻落叶扫阶声”,转而描写静谧的环境。在一片宁静中,游动的尘埃轻轻触碰着苔藓的痕迹,而远处传来落叶清扫台阶的声音。这一联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
尾联“此时俯偻无酬酢,世谛吾心弃不争”,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在这样的时刻,他低垂着头,仿佛在思考,放弃了世俗的纷争与应酬,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这一联揭示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季节、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复杂世态中寻求精神解脱的渴望。
常公廊庙姿,龙节殿南区。
凿开文章源,儒学比蜀都。
仪仪天章老,秀色发东吴。
相望三百载,还拥朱轓车。
风帆入天境,云际如飞凫。
到郡省风俗,少住使君旟。
邦人爱文字,小吏亦诗书。
欧生死北土,仙山失璠玙。
魁怪遂横行,圣人恶夺朱。
愿公正礼法,引之君子涂。
骙骙万马群,必有真龙驹。
它时杨得意,自可荐相如。
吴儿经年不识雪,忽惊大片遮空来。
黑帝不分苦荒拙,六花一夜随风开。
平明扫径招佳客,座上岂无邹与枚。
荆州新酿泼醅熟,清光透彻黄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