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破碎民无恙,薄宦栖迟我自怜。
流落江南杜工部,他乡又遇李龟年!
家山破碎民无恙,薄宦栖迟我自怜。
流落江南杜工部,他乡又遇李龟年!
这首诗《口占赠台人张端吉》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对友人的真挚关怀。
“家山破碎民无恙”,开篇即以“破碎”二字描绘出国家动荡不安的景象,然而“民无恙”则透露出诗人对民众生活状态的关切与欣慰,展现出一种在乱世中对百姓安危的深深忧虑与守护之情。
“薄宦栖迟我自怜”,诗人以“薄宦”自谦,表明自己官职微小,生活简朴,却在“栖迟”中自怜,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与无奈。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也暗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流落江南杜工部,他乡又遇李龟年!”尾句巧妙地引用了唐代大诗人杜甫(杜工部)和著名乐师李龟年的典故,将个人遭遇与历史人物的命运相联系,既表达了对友人张端吉的同情与理解,也寄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在赞美友人坚韧不拔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思,也有对个人际遇的感慨,更不乏对友情的深情厚谊。许南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社会、人生及友情的深刻思考。
式闾过里独彷徨,尽日追寻到此乡。
一族义声存废灶,孤臣词赋痛浮湘。
更谁真意紬诗外,不减春阴过夕阳。
我愧长沙能作赋,摄衣来拜道援堂。
白发添新镊,红尘满弊衣。
人生适未值,吾道岂云非。
巩洛风烟远,函秦草树微。
长安春酒美,行乐勿令希。
雪中蓓蕾嫣然,美人莫恨春容少。
化工消息,只须些子,阳和便了。
文杏徒繁,牡丹虽贵,敢夸妍妙。
看冰肌玉骨,诗家漫道,银蟾莹、白驹皎。
楼上角声催晓。是东皇、丝纶新草。
青旗苍辂,欲临东阙,遣伊先到。
排斥风霜,扫除氛雾,直教闻早。
算功高调鼎,不如竹外,一枝斜好。
冷截龙腰,偷拿鸾爪,楚山长锁秋云。
梅华未落,年年怨入江城。千嶂碧,一声清。
杜人间、儿女箫笙。共凄凉处,琵琶湓浦,长啸苏门。
当时低度西邻。天澹阑干欲暮,曾赋高情。
子期老矣,不堪带酒重听。纤手静,七星明。
有新声、应更魂惊。梦回人世,寥寥夜月,空照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