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史次仲钱子武与余在报恩寺纳凉分题各以姓为韵》
《史次仲钱子武与余在报恩寺纳凉分题各以姓为韵》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天地怒气散,凯风若颠喜。

吹彼枳棘墟,不入邃屋里。

北风何其凉,雨雪雱不止。

卒岁无衣裘,穴处犹冻死。

六月如蒸炊,执扇犹秉燬。

芃芃黍苗花,吹落不结子。

老农悲不穫,飞鸟喜自恣。

虽难答天恩,愿天投木李。

(0)
翻译
天地间的愤怒消散,凯风(春风)欢快地吹拂。
它吹过荆棘丛生的地方,却避开深宅大院。
北风吹来如此寒冷,雨雪纷飞不停歇。
一年到头没有衣物保暖,即使住在洞穴里也会被冻死。
六月酷暑如蒸笼,即使手持扇子也抵挡不住热浪。
繁茂的黍苗花朵凋零,却无法结果实。
老农悲伤收成无望,飞鸟却因丰收而欢喜。
虽然难以回报上天的恩赐,但愿上天降下木瓜和李子以示怜悯。
注释
凯风:春风。
邃屋:深宅大院。
衣裘:衣物。
芃芃:形容草木茂盛。
不结子:指作物未能结实。
悲不穫:悲伤无法收获。
木李:古代比喻天降恩惠或食物匮乏时的替代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农民生活图景,通过对比春夏季节与寒冷北风的对照,表现了对天气恩赐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凯风若颠喜”、“吹彼枳棘墟”等,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力的感受和赞美。同时,“卒岁无衣裘,穴处犹冻死”的描写,则表达了对贫苦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诗中还通过“芃芃黍苗花,吹落不结子”这样的意象,反映出农业生产的艰辛,以及对丰收的渴望。而“老农悲不穫,飞鸟喜自恣”的对比,则更深化了这种主题。

最后,“虽难答天恩,愿天投木李”的表达,是诗人对自然恩赐的一种祈求和期待。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农民生活困境的深刻同情。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挽许举人季升子也

鼎乎何可论为盖,柱也焉能梦作车。

邢子秋风虽宕荡,颜渊八十岂乘除。

珊瑚水底真成脆,天马人间得久居。

哭尔岂徒今折桂,千年老泪欲横裾。

(0)

高邮王鸿渐母挽诗

一梦诗豪不自由,短篷疏雨问高邮。

每将断发凭谁氏,果见移家在少游。

万里升堂空再拜,百年开眼信浮沤。

佳儿枫落吴江泪,一洒西风万古秋。

(0)

川上和光岳

潦倒前川鼓枻歌,浮云流水岂胜过。

也知圣世千年里,未始羊裘一个多。

酒盏漫倾刚月上,钓丝才飏恰风和。

谁将出处閒相比,我与严陵竟若何。

(0)

送张廷玉司训河南

自从尼父一伤麟,斯道传来恐未真。

更识老天当此日,肯将木铎与何人。

师门万古真堪柱,檀杏千年也自春。

到此精神须会领,莫教铜狄笑人频。

(0)

寿边处士

野日苍峰路,青天一布巾。

莺花真老计,天地此遗民。

海瓮仙醅熟,仙居帝画真。

白头今太古,公外更何人。

(0)

梅花·其二

看到梅花眼莫狂,梅花狂岂易商量。

而今莫把林逋笑,犹有林逋识暗香。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