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登海州乘槎亭》
《秋日登海州乘槎亭》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

人家日暖樵渔乐,山路秋晴松柏香。

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

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dēnghǎizhōuchéngchátíng
sòng / zhānglěi

hǎishàng西fēngyuèliángchéngchátíngwàishuǐmángmáng

rénjiānuǎnqiáoshānqiūqíngsōngbǎixiāng

shuǐfēilái鸿hóngzhènkuòchèncháoguīshēngmáng

péngláifāngzhàngzhīchùyānlàngcānchàzàiyáng

注释
海上:海面。
西风:从西方吹来的风。
乘槎:古代神话中乘木筏渡海。
亭外:亭子外面。
水茫茫:水面广阔无际。
人家:村庄或住户。
日暖:阳光温暖。
樵渔:打柴和捕鱼的人。
山路:山间小路。
松柏香:松树和柏树的香气。
隔水:隔着水面。
鸿阵:雁群。
趁潮:顺着潮汐。
归去:返回。
橹声:摇橹的声音。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方丈:又一仙岛名。
知何处:在哪里。
烟浪:烟雾和波浪。
参差:高低不齐,形容起伏。
翻译
八月的海上吹着凉爽的西风,乘槎亭外水面浩渺无边。
人们在温暖的阳光下享受樵夫渔人的乐趣,山路上秋高气爽,松柏散发出香气。
隔着水面,大雁成群飞来,它们随着潮汐忙碌地归巢,桨声此起彼伏。
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和方丈岛究竟在哪里呢?只见烟雾缭绕,夕阳映照下的波涛起伏不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景象,诗人张耒在一个凉爽的八月登上海州乘槎亭,面对茫茫的水面。诗中通过“人家日暖樵渔乐”表现了人们在这个季节里享受着户外劳作带来的喜悦,同时也描绘出了山路上的秋晴以及松柏的清香。

“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两句则展示了远处海鸥的动态和渔船返航时的紧迫感,增添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最后,“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表达了诗人对于传说中仙岛蓬莱的向往,以及对远方美好世界的无限遐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层次的设置,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理想境界的情怀。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意境开阔而又含蓄,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蝶恋花·其三

庭院碧苔红叶遍,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如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0)

大涤洞天留题

化工欲使聚群灵,上下凿开洞府深。

云放碧峰蓝掩映,溜回小涧云浮沉。

至神莫测圆湫水,泽润能成大旱霖。

天下洞霄真第一,到兹宁不效虫吟。

(0)

题潇湘霁雨图

欲敛未敛云溶溶,似见未见山眬眬。

人家远近半衡宇,草树高低深佛宫。

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

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濛苍莽中。

(0)

嘲猫

斑虎皮毛洁且新,绣裀娇睡似亲人。

梁间纵鼠浑无策,门外攘鸡太不仁。

(0)

定风波·其六

对酒追欢莫负春。春光归去可饶人。

昨日红芳今绿树。已暮。残花飞絮两纷纷。

粉面丽姝歌窈窕。清妙。尊前信任醉醺醺。

不是狂心贪燕乐。自觉。年来白发满头新。

(0)

端午帖子·其一太上皇帝阁

今月三长正,昌辰五日端。

艾髯张绣户,菰黍簇金盘。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