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
《桂》全文
明 / 申时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招隐曾缘桂树留,追欢仍爱小山幽。

尊前露气浮清汉,云里天香散碧秋。

老干已分蟾窟种,良宵堪续兔园游。

灵椿晚岁能相傍,花底何妨醉白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桂树的美丽与香气,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诗人通过“招隐曾缘桂树留”表达了对桂树的钟爱,不仅因为它的自然美,更因为它能吸引隐士,象征着高洁和隐逸的生活。接着,“追欢仍爱小山幽”则展现了桂树在欢聚场合中的角色,它的小山般幽静之处成为了人们追求快乐与宁静的所在。

“尊前露气浮清汉,云里天香散碧秋”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桂树的露珠与香气与天空、云彩、秋天的碧绿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清新脱俗的意境。露珠在酒樽前飘浮,仿佛是大自然的精华;而天香在云中弥漫,给秋天的碧空增添了一抹神秘与优雅。

“老干已分蟾窟种,良宵堪续兔园游”则进一步深化了桂树的形象,它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更是时间的见证者。老干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传承,而“蟾窟”与“兔园”则是古代神话中的地点,这里用来比喻桂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强调其超越时空的价值。

最后,“灵椿晚岁能相傍,花底何妨醉白头”表达了诗人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向往。灵椿,即传说中的长寿之树,与桂树相伴,寓意着长生不老。即使在花下白发苍苍,也能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长寿幸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树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申时行

申时行
朝代:明   字:汝默   号:瑶泉   籍贯: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535年-1614年

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猜你喜欢

题王亦颐诗箑

内史能文日,尚书识凤雏。

郢吟留白绮,越客重明珠。

几度莺花落,空随龙剑孤。

谁知同社客,握手正踟蹰。

(0)

别孙使君教授临江

使君起自飞龙初,执政大臣有荐书。

翻然欲复贞观时,拔茅汇进登唐虞。

祇为尚书期不赴,遂令十载留公车。

一朝赋就雄三辅,分符千里拜黄图。

黄图三辅名天下,文学吏治倾西都。

岂知世事非古昔,不爱鸣瑟爱筝竽。

黄金殊锡人所羡,素丝直节谁能渝。

解绶萧然别畿甸,怜才复尔寄江湖。

畿甸江湖浑不异,民风士习元相须。

君不见汉家制礼叔孙生,鲁国两生空踌蹰。

又不见六国纷纷争帝秦,仲连谔谔秦兵趋。

世道污隆有如此,谁云禄薄官为儒。

(0)

读杜少陵诮渊明责子诗因次其韵反其意以示儿曹

少陵诮陶翁,谓其未闻道。

不见鲍焦生,洛水空立槁。

愤俗故所怀,捐躯恨不早。

何况骨肉间,安得不萦抱。

(0)

秋夜

瑟瑟西风吹众芳,多情宋玉自悲伤。

谁家笛弄千山月,半夜乌啼万树霜。

岂有勋名思汗竹,敢将词赋拟长杨。

凭阑一笑秋将晚,白石清泉兴不忘。

(0)

五仙观眺望

岁晏琴尊聊纵赏,况逢高阁俯长川。

孤城海气霾寒日,万壑钟声出暝烟。

辽鹤归来空异代,石羊化去不知年。

沧桑自古何须问,肠断江湖落雁前。

(0)

西园雅集为赵王作

魏氏富文雅,邺宫常宴游。

贤王开邸第,异代继风流。

地即三台旧,人疑七子俦。

彯缨俯漳水,散帙对嵩丘。

珍木环书阁,仙禽去画楼。

开尊明月夜,授简白云秋。

景物寰中胜,烟雾象外幽。

竹园空赞述,桂树谩淹留。

奕叶屏藩重,宗支礼数优。

清时多赋诵,况乃集应刘。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