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君名谱系,邂逅软红间。
解组邮京阙,题舆向峄山。
秋清行色好,地僻宦情閒。
已熟云霄路,何时报政还。
邓君名谱系,邂逅软红间。
解组邮京阙,题舆向峄山。
秋清行色好,地僻宦情閒。
已熟云霄路,何时报政还。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伯淳所作的《送峄山邓同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人邓君从官场退隐,前往峄山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友人新生活的期待与祝福。
首句“邓君名谱系,邂逅软红间”,以“邓君”开篇,点明了友人的身份,接着“邂逅软红间”巧妙地将友人从繁忙的官场生活与喧嚣的城市中解脱出来,暗示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解组邮京阙,题舆向峄山”两句,描述了友人卸下官职,离开京城,前往峄山的情景。“解组”、“题舆”都是辞官归隐的委婉说法,体现了友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秋清行色好,地僻宦情閒”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前往峄山途中的景象和心境。秋天的景色清新宜人,远离尘嚣的地势让友人的心境变得宁静闲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新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已熟云霄路,何时报政还”则寄寓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虽然友人已经熟悉了通往高处的道路,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早日归来,再次为政服务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辞官归隐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新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宫宇璇题日月明,几经戎烬独峥嵘。
庭中欲问参天柏,一饷清风相伴行。
桃蕊初谢,双燕来后,枝上嫩苞时节。
绛萼滋浩露,照晓景、裁翦冰绡禁格。
烟传靓质。
似淡拂、妆成香颊。
看暖日、催吐繁英,占断上林风月。
坛边曾见数枝,算应是真仙,故留春色。
顿觉偏造化,且任他、桃李成蹊谁说。
晴霁易雪。
待对饮、清赏无歇。
更爱惜、留引鹇禽,未须再折。
客路逢寒食,划船闹水干。
娇云易得雨,暴冷不成寒。
白水连天去,繁桃触目看。
朝来有家信,稚子报平安。
照溪流清浅,正万梅都开,峭寒天气。
才过了元宵,渐昼长禁宇,迤逦佳时。
断肠枝上雪,残英已、片影初飞。
苒苒随风,送春到、便烂漫香迟。
凝睇。
迎芳菲至。
觉欣欣桃李,嫩色依微。
应是有新酸,向嫩梢定须,一点藏枝。
乍晴还又冷,从尊前、自落轻细。
寄语高楼,夜笛声、且缓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