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风碍长养》
《西风碍长养》全文
元 / 揭祐民   形式: 古风

西风碍长养,冷气移当暑。

河北饥未赒,燕中久无雨。

传言山东地,亦有流冗故。

细民辄疵疠,天意肯回互。

犹闻客子船,买口向南去。

饥馑事关天,肯使为利赂。

南人多暴殄,米粟易珠土。

此理焉可常,翻覆随朝暮。

曩岁江浙间,眼见吁可惧。

长愿四序平,秋香熟禾黍。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揭祐民的《西风碍长养》以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种种苦难与不公。诗中通过“西风”、“冷气”、“饥荒”、“流冗”等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首句“西风碍长养”,以西风阻隔生长之意,暗喻了社会环境的恶劣,影响着万物的生长,同时也象征着政治环境的压抑与不公。接下来的“冷气移当暑”,进一步强调了气候异常,反常的天气预示着社会的动荡不安。

“河北饥未赒,燕中久无雨”两句,直接点明了北方地区因长期干旱而引发的饥荒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与政府应对灾害能力的不足。“传言山东地,亦有流冗故”则暗示了其他地区的相似困境,流冗(指赋税沉重)加重了民众的负担。

“细民辄疵疠,天意肯回互”表达了对天灾人祸不断,民生艰难的感慨,同时也对上天能否改变现状表示了疑问,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天道的思考。

“犹闻客子船,买口向南去”描绘了一幅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求出路的画面,反映了社会流动性之大,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选择。

“饥馑事关天,肯使为利赂”强调了饥荒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天灾与人为的不公,而非简单的经济利益交换,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洞察。

“南人多暴殄,米粟易珠土”揭示了南方地区资源浪费严重,粮食被轻易兑换成珍贵物品的现象,反映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与奢侈浪费的问题。

“此理焉可常,翻覆随朝暮”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忧虑,认为它难以持久,会随着时间和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曩岁江浙间,眼见吁可惧”回顾了过去江浙一带的状况,令人感到恐惧,强调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长愿四序平,秋香熟禾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定、四季如常、粮食丰足的美好愿望,寄寓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元代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强烈呼吁。

作者介绍

揭祐民
朝代:元   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   籍贯:广昌

元广昌人,寓盱水上,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性伉直。泰定帝时为邵武经历,有能声。好游。尝北至燕赵,东抵辽。遇故都遗迹,必徘徊悲歌而去。有《盱里子集》。
猜你喜欢

大衍易吟四十首·其二十

剥三与复四,皆处五阴中。

自拔弃其类,吾推道是从。

(0)

大衍易吟四十首·其二十三

无妄均所与,大畜患不多。

性岂无知者,心如未尽何。

(0)

挽赵南塘·其二

晚起苏公以礼郎,侍经掌制位文昌。

端平气脉真堪寄,元祐光阴惜未长。

马邑深忧形谏墨,鸾台宁徙耻书黄。

门生最是知心者,追记微言泪数行。

(0)

宴清都

暮色闻津鼓。烟波碧、数行征雁时度。

轻榔聚网,长歌和楫,水村渔户。

行人又落天涯,但怅望、高阳伴侣。

记旧日、酒卸宫袍,马酬少妾词赋。

如今鬓影萧然,相逢似雪,徒话愁苦。芳尘暗陌。

残花遍野,岁华空去。

垂杨翠拂门径,尚梦想、当时住处。

纵早归、绿渐成阴,青娥在否。

(0)

九品朝中无势援,五层山下有耕桑。

(0)

寒蜩

山月满地流金波,寒蜩向秋鸣更多。

大都时节使如此,止尔不得将奈何。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