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二日盛集诸公郊游至二圣寺仍用散木韵·其三》
《九月二日盛集诸公郊游至二圣寺仍用散木韵·其三》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折柬召僧休,儒禅结伴游。

藻心遮戒律,觞改黜轲丘。

壁冷啼虫暮,云盘怒隼秋。

小章閒理楫,歌板上渔舟。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秋季郊游的雅集,诗人袁宏道以散木韵创作,将文人与僧侣的结伴出游,以及自然景色的描绘,融合得恰到好处。

首句“折柬召僧休”,以简练之笔勾勒出邀请僧侣一同出游的情景,折柬即手写书信,显示出邀请的诚挚与庄重。次句“儒禅结伴游”点明了文人与僧侣共同参与郊游的主题,儒与禅的结合,象征着不同思想的交融与和谐。

“藻心遮戒律,觞改黜轲丘。”这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藻心指装饰之心,这里比喻文人对出游的精心准备;遮戒律则暗示了在自然中释放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觞改黜轲丘,觞为酒杯,黜轲丘则暗指孔子和孟子,这里通过改变饮酒的场合与对象,表达了超越传统儒家教条,寻求心灵解放的意趣。

“壁冷啼虫暮,云盘怒隼秋。”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秋景图,墙壁上的冷寂与远处云层中翱翔的猛禽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同时也寓含着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小章闲理楫,歌板上渔舟。”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水边,小章代表短篇作品,理楫则是整理船桨,意味着文人在船上创作或思考。歌板上渔舟,则是借用了渔舟唱和的场景,象征着文人们在自然中找到了灵感与乐趣,通过诗歌与音乐表达自我,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构思,展现了文人与僧侣在秋季郊游中的独特体验与情感共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无闷

花外东风,吹过断桥,香到春山袖底。

甚晚径馀寒,画阑犹倚。

应是怜春欲去,看万点、飞红斜阳里。

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绿烟垂地。憔悴。更无计。

聚镜角愁痕,远山眉意。教燕子休归,小窗须闭。

只有杨花未醒,化一缕、春痕随流水。

怕片霎、残梦溪西,又听倦莺啼起。

(0)

长亭怨

看春老、飞花飞絮。燕子来时,绿窗朱户。

不浣闲愁,漫煎离恨奈何许。

妾魂销矣,最恨是、沙头树。

相送客舟行,却不道、天涯从此。欲暮。

想征衫乍解,双袖泪痕无数。

玉环锦带,是纤手、背人亲付。

算此后、步步关情,似花发、空阶无主。

更不遣、分明凄断,柔肠一缕。

(0)

满庭芳.庚戌除夜听雨守岁,有怀京师风物之盛,荏苒三十馀年,无一到眼,天时人事有足悲者,今夕何夕,不觉老怀之枨触也

街鼓新雷,衣篝香雾,岁华销尽愁边。

小城梅讯,春思破蛮笺。

更听疏林过雨,寒宵伴孤鹤无眠。

空赢得,屠苏饮分,一醉老来便。

悽然,催向晓,绿窗儿女,还拥灯前。

怕新披历日,惊换星躔。

长记神京瑞景,何时再,云物瞻天。

今休说,松风闭户,犹有著书年。

(0)

初闻木樨

连云长爱绿团团,一片清阴九夏寒。

自有秋香三万斛,何人更向月中看。

(0)

五月十五夜闻沔兵将上携家入黄塘州

城鼓荒荒欲二更,邻家相唤月中行。

平田一路人如蚁,顾影萧条亦自惊。

(0)

三月十四日渡海将北归

天水空濛曙色浮,闻鸡冲雨下焚艛。

潮头舟楫同千里,海上山川自一州。

土釜饭香分叶裹,瓦瓶酒熟倩藤勾。

可能欲别仍回首,苏李遗风尚可求。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