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外东风,吹过断桥,香到春山袖底。
甚晚径馀寒,画阑犹倚。
应是怜春欲去,看万点、飞红斜阳里。
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绿烟垂地。憔悴。更无计。
聚镜角愁痕,远山眉意。教燕子休归,小窗须闭。
只有杨花未醒,化一缕、春痕随流水。
怕片霎、残梦溪西,又听倦莺啼起。
花外东风,吹过断桥,香到春山袖底。
甚晚径馀寒,画阑犹倚。
应是怜春欲去,看万点、飞红斜阳里。
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绿烟垂地。憔悴。更无计。
聚镜角愁痕,远山眉意。教燕子休归,小窗须闭。
只有杨花未醒,化一缕、春痕随流水。
怕片霎、残梦溪西,又听倦莺啼起。
这首诗名为《无闷》,是清代词人蒋春霖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东风吹过断桥,带来花香,飘向春山,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情绪。夜色渐深,寒意尚存,词人独自倚栏,感叹春光易逝,只见夕阳下万点落花纷飞,如同蝴蝶般在绿烟中飘荡。
随后,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憔悴与愁绪,镜中的愁痕和远山般的黛眉都流露出他的哀伤。他甚至嘱咐燕子不要归巢,暗示自己不愿面对现实,希望时光停留。然而,连杨花也似乎感知到了春的离去,随着流水消逝,只留下春痕。最后,诗人担心片刻的梦境会在溪边莺啼声中破碎,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失落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春光的眷恋。
但令有酒对篱东,管得山名不是龙。
榨里泼醅迎节里,雨中移菊自城中。
多时不饮今辞醉,一笑相欢古罕逢。
我辈明年当更健,不须子细看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