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清且冽,乃在此峰西。
久别频相念,重寻定不迷。
杖藜聊独往,茗碗且教携。
但得驱烦渴,何须入品题。
圣泉清且冽,乃在此峰西。
久别频相念,重寻定不迷。
杖藜聊独往,茗碗且教携。
但得驱烦渴,何须入品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山中圣泉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内心的宁静追求。首句“圣泉清且冽,乃在此峰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泉水清澈冷冽的特点,同时点明了泉水所在的位置,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清幽的自然环境。接下来,“久别频相念,重寻定不迷”表达了诗人对这处美景的深切思念,以及再次探寻时的坚定决心,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杖藜聊独往,茗碗且教携”则展现了诗人的行踪,他独自携带茶具前往,似乎在享受这份静谧与孤独带来的独特体验。最后,“但得驱烦渴,何须入品题”表达了诗人探访的目的——为了消除内心的烦躁与渴求,而非为了品评与炫耀,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纯粹欣赏和内心深处的平和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心灵之旅,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南风起别袂,心到衡湘间。
归客楚山远,孤舟云水闲。
爱君采莲处,花岛连家山。
得意且宁省,人生难此还。
绛节引雕戈,鸣驺动玉珂。
戎城去日远,汉使隔年多。
雁宿常连雪,沙飞半渡河。
明光朝即迩,杕杜早成歌。
终过盟津书,分明梦不虚。
人从清渭别,地隔太行馀。
宾幕谁嫌静,公门但晏如。
櫑鞞乾霹雳,斜汉湿蟾蜍。
追琢垂今后,敦庞得古初。
井台怜操筑,漳岸想丕疏。
亦冀铿珉佩,终当直石渠。
此身多抱疾,幽里近营居。
忆漱苏门涧,经浮楚泽潴。
松栽侵古影,荤断尚芹菹。
语嘿曾延接,心源离滓淤。
谁言姓琴氏,独跨角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