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何足论,寿夭亦徒然。
妙指法琴瑟,同根翻地天。
白云笼嶂北,溪水绕门前。
高卧镜楼下,谁云造物偏。
世情何足论,寿夭亦徒然。
妙指法琴瑟,同根翻地天。
白云笼嶂北,溪水绕门前。
高卧镜楼下,谁云造物偏。
这首诗《偶成》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以深邃的哲理和清新的自然描绘,展现了对世事的超脱与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首句“世情何足论”,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情感的淡漠态度,认为世间的情感纷扰不足挂齿。接着“寿夭亦徒然”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对生死的无常和虚幻的认识,指出生命的长短并无实际意义。
“妙指法琴瑟,同根翻地天”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的复杂多变比作琴瑟的演奏,虽同出一源(如同一根琴弦),却能演绎出天地间千变万化的乐章,暗示人生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白云笼嶂北,溪水绕门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白云缭绕山峰,溪水环绕居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最后,“高卧镜楼下,谁云造物偏”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即使身处镜楼下,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左右,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独立思考和对命运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