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
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
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
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
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
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
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无咎的《生查子·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流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万物盛开的景象,"妖娆"一词形容春色之美,带有诱惑意味,而"春风面"则是比喻春日和煦的风为脸颊,给人以温暖与生机。
"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现。"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惜之情。"含笑"指的是春光中微妙的情感变化,而"和嗔"则是温柔与不满之间的复杂表情。"莫作丹青现"意味着不要让这种美好的瞬间变为画中的死板形象,要留在心头。
"问著却无言,觑了还回盼。"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美景的沉醉和内心的感慨。"问著"是说观看之际,语言已无法表达那种美妙,而"觑了还回盼"则形容目光在美景间流连,不忍离去。
"底处奈思量,卷了还重展。" 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对美好事物难以割舍的情怀。"底处"指的是内心深处,而"奈思量"则是说无法抑制的思念。而"卷了还重展"则形容那种不断翻阅回味的行为,表达了对美好的追求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这种景色情感上的沉醉与留恋,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体验和欣赏。
翠屏临研滴,明窗玩寸阴。
意境可千里,摇落江上林。
百醉歌舞罢,四郊风雪深。
将军貂狐暖,士卒多苦心。
文章年少气如虹,肯爱闲曹一秃翁。
弦上深知流水意,鼻端不怯运斤风。
燕堂淡薄无歌舞,鲑菜清贫只韭葱。
惭愧伯鸾留步履,好贤应与孟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