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深村况三首·其三》
《秋深村况三首·其三》全文
明 / 李开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天气秋高正泬寥,海风虽急不终朝。

几畦丛菊如云烂,两岸芦花似雪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村庄的宁静景色。"天气秋高正泬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日天空高远、空气清冷的景象,"泬寥"一词给人以空旷、寂寥之感。接下来的"海风虽急不终朝",通过写海风虽然强劲,但只在早晨短暂吹过,暗示了季节的稳定和乡村生活的安宁。

"几畦丛菊如云烂",诗人运用比喻,将丛菊比作漫天云霞,灿烂绚丽,形象地展示了菊花盛开的壮观景象,给秋季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两岸芦花似雪飘",则以芦花飘落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秋意,将其比作雪花,既写出芦花洁白轻盈的姿态,又营造出一种静谧的飘零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寥寥几笔,展现了秋深时节村庄的独特风貌,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欣赏与喜爱。李开先作为明末清初的文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这首《秋深村况三首(其三)》正是这种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李开先

李开先
朝代:明

(1502—1568)明山东章丘人,字伯华,号中麓。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罢归,治田产,蓄声伎,家居近三十年。征歌度曲,为新声小令,诗歌豪放,尤工词曲,不循格律,诙谐调笑,信手放笔。自谓藏曲最富,有“词山曲海”之目。曾刻元乔梦符、张小山小令。作传奇《宝剑记》,又有《登坛记》,今佚。又有《词谑》、《闲居集》。 
猜你喜欢

明月篇

人言明月好,明月无私照。

海水深不测,明月照无极。

九州浩茫茫,明月无遗光。

谁家高楼三百尺,上有浮云翳突兀。

浮云翳月月不知,楼头美人空叹息。

空叹息,何当赤手披云师,放出清光如白日。

(0)

次韵姚宣孺见寄

作吏无好怀,宁食三年艾。

甚陋吾安之,所隶乃都会。

文书如骂奴,吞噫不敢对。

两眉或小伸,独有公等在。

交臂露肝胆,不复事容态。

月沼分剩馥,风轩共晴快。

家餐听相挽,盘箸及笋菜。

但苦王事迫,数离每增慨。

岂非造物意,物莫能两大。

况自掺裾别,至今胸愦愦。

归来未黔突,日月倏逾迈。

书往得奇报,已恐责留债。

丈夫志远者,遑恤吠所怪。

醉眼天不入,一饱真细碎。

插貂与扶耒,此理本相代。

持以敦薄夫,是事付我辈。

(0)

安居道中

上如跻云下临渊,乱石当道如防贤。

遥看一鸟转绝壑,鸟已烟沉吾木末。

晚风吹雪作云飞,山中更添一尺泥。

岁华如此犹浪走,梅花思人越消瘦。

(0)

文约既行复作此送之

登山临水远送君,征鸿掠天不堪闻。

临岐握手惜此别,车已载脂仆在门。

骊歌未残心欲动,剪烛夜谈如昨梦。

茂林已扫山阴迹,地黄犹注床头瓮。

明朝咫尺隔沧溟,烟波渺渺迷羌津。

我亦归来念离索,孤坐手取柏子焚。

君绝畛畦我平易,肝胆相倾无复讳。

春风万斛撒金莲,迟君更作连宵醉。

(0)

寄送石钧父二首·其一

凤麟元德产,阅世自深根。

士岂无公论,人宜有达尊。

三山聊袖手,九折未惊魂。

瓦砾看珠贝,先声到塞垣。

(0)

泊采石二首·其二

江头杨柳浅于金,泽国馀寒春未深。

才见桃花能慰眼,便同踯躅每伤心。

琼枝璧月自惆怅,山色潮声无古今。

閒访阇黎倒戈地,正应汉德有讴吟。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