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苹及华月,追节逐芳云。
腾茜溢林疏,丽日晔山文。
清潭圆翠会,花薄缘绮纹。
合樽遽景斜,折荣吝组芬。
采苹及华月,追节逐芳云。
腾茜溢林疏,丽日晔山文。
清潭圆翠会,花薄缘绮纹。
合樽遽景斜,折荣吝组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郊游景象。开篇“采苹及华月,追节逐芳云”两句,通过采集野草和追随花香、云彩的举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这里,“采苹”可能指摘取野花,“及华月”则是借用“华月”来形容春日明媚的月光,而“追节逐芳云”则是表现诗人随着春日里变化的花香和浮动的云彩,尽情地享受这份美好。
接着,“腾茜溢林疏,丽日晔山文”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人用“腾茜”形容草木的繁盛,用“溢林疏”来形容树木间露出的阳光,展示了春天大地回暖、生命力旺盛的场面。而“丽日晔山文”则描写了太阳照耀下的山峦呈现出美丽的纹理。
再下来,“清潭圆翠会,花薄缘绮纹”两句,诗人转而描绘了一处幽静的水边景致。这里的“清潭”形容水质清澈,“圆翠会”则表现了水中倒映着青翠欲滴的山色,而“花薄缘绮纹”则是说春日里细弱的花瓣随风摇曳,形成了一种精美的图案。
最后,“合樽遽景斜,折荣吝组芬”两句,诗人通过提起酒壶和折取花枝的动作,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珍惜之情。这里“合樽遽景斜”是说在斜阳下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折荣吝组芬”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的自然花卉不忍心切割,但又不得不如此,以便长久地保留这份美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春日游历中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东坡先生,锦绣心胸。戏作怪石,一时告功。
当其落笔,雨霈风从。齐安赤壁,惠州鹤峰。
十年饱览,孰可撄锋。温润枯淡,变态不同。
一卷之石,作倚盘松。龙眠居士,孰羁其踪。
一瞬八表,如鹤在空。东坡颂美,佳名日穹。
明窗展观,松古石窿。天下之宝,岂间穷通。
东坡之节,龙眠之隐。一异出处,如琴加轸。
吁嗟二公,人中之龙。百馀岁后,仰止英风。
我生后时,何以形容。纪述惟赞,愧非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