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
李陵死别处,窅杳玄冥乡。
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
久行迷汉历,三死毡衣裳。
百战身且在,微功信难忘。
远承云台议,非势孰敢当。
落日吊李广,白首过河阳。
闲弓失月影,劳剑无龙光。
去日始束发,今来发成霜。
虚名乃闲事,生见父母乡。
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
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
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
李陵死别处,窅杳玄冥乡。
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
久行迷汉历,三死毡衣裳。
百战身且在,微功信难忘。
远承云台议,非势孰敢当。
落日吊李广,白首过河阳。
闲弓失月影,劳剑无龙光。
去日始束发,今来发成霜。
虚名乃闲事,生见父母乡。
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
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溶的《征人歌》,表达了对古代李广的怀念和对远征将士命运的同情。开篇“征人歌古曲,携手上河梁”描绘了一群将士在河边唱着古老的歌谣,手拉手地跨过桥梁,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
接着,“李陵死别处,窅杳玄冥乡”提到了李广和李陵两位历史人物,他们虽然英勇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封赏,最终客死他乡。这里通过对李广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于忠诚而又不被理解者的深切同情。
“忆昔从此路,连年征鬼方”表达了诗人对于往事的回忆和对长期征战的无奈。在“久行迷汉历,三死毡衣裳”中,“久行”指的是长时间的征战生活,而“迷汉历”则是对这种生活的无尽感受;“三死”则意味着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身穿的军装也因年深日久而破旧。
诗人在“百战身且在,微功信难忘”中表达了虽然身体仍然健在,但所取得的微小成就却难以被世人铭记。随后,“远承云台议,非势孰敢当”则是对古代英雄事迹的遥寄和对于自己未能如他们那般英勇立功的自谦。
“落日吊李广,白首过河阳”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对李广的哀悼之情,以及自己年华老去、头发斑白的无奈。接下来的“闲弓失月影,劳剑无龙光”则是对过去壮志未酬的感慨,弓箭已经不再射出月亮的影子,剑锋也已失去了曾经的锋芒。
“去日始束发,今来发成霜”从个人角度表达了时间流逝和青春易逝的哀伤。紧接着,“虚名乃闲事,生见父母乡”则是对世间虚名浮利的看破,以及对于能够看到父母故土的珍惜。
“掩抑大风歌,裴回少年场”中,“掩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压抑,而“大风歌”则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唱出的豪放之声;“裴回少年场”是对古代名将裴回的提及,以及对于青春岁月的追忆。
最后,“诚哉古人言,鸟尽良弓藏”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智慧的话语深信不疑,同时也承认到了即便是一时之选的良弓,在没有鸟可射的情况下,也只能收藏起来。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个人经历的叙述,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怀念古人以及对于个人命运无奈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