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锦绣心胸。戏作怪石,一时告功。
当其落笔,雨霈风从。齐安赤壁,惠州鹤峰。
十年饱览,孰可撄锋。温润枯淡,变态不同。
一卷之石,作倚盘松。龙眠居士,孰羁其踪。
一瞬八表,如鹤在空。东坡颂美,佳名日穹。
明窗展观,松古石窿。天下之宝,岂间穷通。
东坡之节,龙眠之隐。一异出处,如琴加轸。
吁嗟二公,人中之龙。百馀岁后,仰止英风。
我生后时,何以形容。纪述惟赞,愧非扬雄。
东坡先生,锦绣心胸。戏作怪石,一时告功。
当其落笔,雨霈风从。齐安赤壁,惠州鹤峰。
十年饱览,孰可撄锋。温润枯淡,变态不同。
一卷之石,作倚盘松。龙眠居士,孰羁其踪。
一瞬八表,如鹤在空。东坡颂美,佳名日穹。
明窗展观,松古石窿。天下之宝,岂间穷通。
东坡之节,龙眠之隐。一异出处,如琴加轸。
吁嗟二公,人中之龙。百馀岁后,仰止英风。
我生后时,何以形容。纪述惟赞,愧非扬雄。
此诗赞美了宋代文豪苏轼(东坡先生)与画家李公麟(龙眠居士)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作品中的艺术魅力。诗中描绘了苏轼创作怪石画作的非凡才情,如同自然界的风雨之力,赋予作品磅礴气势。苏轼的画作在齐安赤壁和惠州鹤峰等地流传,展现了他十年间的广泛视野和深厚造诣。
诗中提到,苏轼的画作风格温润而淡雅,变化多端,犹如一卷松石图,既展现了坚硬的岩石质感,又不失松树的生机与坚韧。李公麟作为画家,其艺术追求与苏轼相得益彰,诗中称其为“羁其踪”,意指他的艺术足迹难以捕捉,如同鹤在空中自由翱翔。
诗最后赞扬了苏轼的节操与李公麟的隐逸生活,两者虽在出处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高尚的人格和艺术追求。诗人为自己未能同时见证这两位大师的时代而感到遗憾,并表达了对他们的崇高敬意,认为他们的成就将永载史册,激励后世。
随牒到官舍,王程行自催。
暖烟沾碧柳,春雨熟黄梅。
五渡峡中过,三江天际来。
沧波通灏溔,炎峤郁崔嵬。
关重秦时戍,楼平汉日台。
幕中迎印绶,署里扫莓苔。
海市珠为寺,山醪玉作垒。
歌残花袅娜,客散月徘徊。
赵尉称藩地,陈琳记室才。
粤吟归有日,北望兴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