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牒到官舍,王程行自催。
暖烟沾碧柳,春雨熟黄梅。
五渡峡中过,三江天际来。
沧波通灏溔,炎峤郁崔嵬。
关重秦时戍,楼平汉日台。
幕中迎印绶,署里扫莓苔。
海市珠为寺,山醪玉作垒。
歌残花袅娜,客散月徘徊。
赵尉称藩地,陈琳记室才。
粤吟归有日,北望兴悠哉。
随牒到官舍,王程行自催。
暖烟沾碧柳,春雨熟黄梅。
五渡峡中过,三江天际来。
沧波通灏溔,炎峤郁崔嵬。
关重秦时戍,楼平汉日台。
幕中迎印绶,署里扫莓苔。
海市珠为寺,山醪玉作垒。
歌残花袅娜,客散月徘徊。
赵尉称藩地,陈琳记室才。
粤吟归有日,北望兴悠哉。
这首诗描绘了陈以清赴岭南藩幕途中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充满了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离别的感慨。
首联“随牒到官舍,王程行自催”点明了陈以清因公务而前往岭南藩幕的情境,官舍与王程的交替暗示着旅途的紧迫与公务的繁忙。
颔联“暖烟沾碧柳,春雨熟黄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暖烟轻绕碧柳,春雨滋润黄梅,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对陈以清旅程中美好景色的期待。
颈联“五渡峡中过,三江天际来”则通过地理环境的描述,展现了陈以清行程的壮阔与艰难,五渡峡的险峻与三江天际的辽远,都体现了旅途的不易。
尾联“海市珠为寺,山醪玉作垒”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岭南的奇异景象与奢华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海市蜃楼中的佛寺与山间美酒的精致,展现了岭南的独特魅力。
中间部分“歌残花袅娜,客散月徘徊”则通过场景转换,表达了离别后的寂寥与哀愁,歌声渐歇,花影袅娜,宾客散去,月光徘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最后,“赵尉称藩地,陈琳记室才”借用了历史典故,赞美了陈以清的才能与地位,同时“粤吟归有日,北望兴悠哉”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故乡的思念,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阔,也蕴含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花外小红楼,古今来、堆得离愁多少。
唐代辘轳声,吟香地、元九韦皋曾到。
枇杷翠晚,玉人魂断生秋草。
留与阳关三弄笛,楼下绿波双棹。
元戎小队郊坰,置行厨、丛桂香中更好。
转柁秀山光,平羌上,换尽年年怀抱。壶天尚早。
大旗落日红霞照。
燕子生涯如客样,一醉一番人老。
怨锁纤眉,愁萦倦眼,十载憔悴东风。
梦迟云阻,莫谩与寻踪。
闻道隋堤旧路,曾当时、吹絮濛濛。
凭阑处,斜阳密霭,都在断肠中。
楼空凝望久,飘残树色,疏到帘栊。
黯芳陌空牵,别恨重重。
便乞流莺唤住,声未歇、春去匆匆。
还惆怅,尘回月上,依恋与人同。
秋影阔。沙边夜潮退,雨声亲切。
岸阁鱼舠,石横蟹簖,梢梢凉叶。
身入江南画藁,卷西风、无限飞雪。
故人别,一行征雁,昔游休说。劫后家山尤怯。
莽天涯、鱼笺又缺。断涧人家,新霜天气,吟情先歇。
白发听潮,梦不到,当日黄花清节。棹歌咽。
回首江村夜月。
蜗角军声,鸿毛民命,龟城旧邻犀浦。
伤心是二三,耆老大劫荒荒,几时快聚。
问天公、何忍将人折磨,祸水又横江,与鸥为侣。
半月风影,频吹火云兼怪雨。想旧京,初年光绪。
尚万方无尘,村农多吉语。如今者般,送老崦嵫去。
将此恨谁诉。劳天外双玉清词,殷勤鱼素。
流光且醉凭飞羽。
万花呼恨起。料他都怪,词人多事。
如梦青春,一半有头无尾。
撇却芙蓉旧主,问倩女先归何意。涛井腻。
东风肠断,扫眉才子。
忏空玉劫香年,吊痴碧蟾天,苦红鹃地。
惯写伤心,连累衍波笺纸。
准备乌丝横幅,更去替南朝消泪。江雨里。
来询蒋山家世。
记旗亭唤酒,江国吹箫,画舸春涯。
生怕新烟上,被绿杨勾引,半角楼遮。
南朝四百余寺,无处不飞花。
更信马嘶香,和莺证梦,黄四娘家。偏差。
恨天债,为万里游仙,诗鬓将华。
一样闲门巷,少红肩卖杏,素手分茶。
茜裙远远飘蝶,错认旧宫斜。
待说与东风,今年燕子迟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