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呼恨起。料他都怪,词人多事。
如梦青春,一半有头无尾。
撇却芙蓉旧主,问倩女先归何意。涛井腻。
东风肠断,扫眉才子。
忏空玉劫香年,吊痴碧蟾天,苦红鹃地。
惯写伤心,连累衍波笺纸。
准备乌丝横幅,更去替南朝消泪。江雨里。
来询蒋山家世。
万花呼恨起。料他都怪,词人多事。
如梦青春,一半有头无尾。
撇却芙蓉旧主,问倩女先归何意。涛井腻。
东风肠断,扫眉才子。
忏空玉劫香年,吊痴碧蟾天,苦红鹃地。
惯写伤心,连累衍波笺纸。
准备乌丝横幅,更去替南朝消泪。江雨里。
来询蒋山家世。
这首《玉漏迟·题次香悼亡草,即送其游白门》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诗人以万花起兴,感叹春光易逝,青春如梦般短暂,且往往有始无终。他借用芙蓉旧主和倩女的典故,暗示香悼亡者的离去,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涛井腻"描绘了内心的愁苦,东风吹过,更添凄凉,仿佛能听见词人心碎的声音。"忏空玉劫香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吊痴碧蟾天,苦红鹃地"则借景抒情,寓言香悼亡者如同被无情的命运所困,生活苦涩。
诗人继续表达对逝者情感的延续,担心自己的文字会再次触动伤心事,甚至愿意用笔墨代替南朝的悲泣。最后,他想象在江雨中向蒋山探寻逝者的家世,寄托无尽的思念和哀思。
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象征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易顺鼎对亡者的深切悼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