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
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
芳时协金奏,赐宴同群臣。
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
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均。
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
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
芳时协金奏,赐宴同群臣。
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
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均。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安宁的景象,表达了君主以德治国、保卫人民的美好愿望。诗人运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宴席图,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祥和与喜悦。
"至化恒在宥,保和兹息人"两句展现了君主以德教化天下的理想,希望国泰民安。"推诚抚诸夏,与物长为春"则是对这份美好愿望的具体阐述,表明君主以真诚之心治理四方,期盼与万物共享长久的春天。
"仲月风景暖,禁城花柳新"写出了时序与环境的和谐一致,仲月(即农历二月)是春意正浓的时候,禁城内外的花柳竞相开放,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下来的"芳时协金奏,赐宴同群臣"则描绘了君主与文武百官共享宴席的场景。"丝竹岂云乐,忠贤惟所亲"表达了在这欢快之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得到君主的亲近。
最后,"庶洽朝野意,旷然天地均"两句传递出一种普遍而深远的和谐与平衡,不仅是朝廷之间,更是包括了广大乡村,从而达到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通过对节令、宴席等元素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秩序与君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