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夜色有谁看,对语空斋意未阑。
孤嶂云收刚出月,一亭松近欲生寒。
人依菊影甘同瘦,诗入虫声易不欢。
扰攘自关城郭事,暂从散策任盘桓。
山中夜色有谁看,对语空斋意未阑。
孤嶂云收刚出月,一亭松近欲生寒。
人依菊影甘同瘦,诗入虫声易不欢。
扰攘自关城郭事,暂从散策任盘桓。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秋夜同释戡宿香山冯氏别业》描绘了山中夜晚的独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山中夜色有谁看”,以设问的方式,展现出山中宁静的夜晚无人欣赏的寂寥。接下来,“对语空斋意未阑”写诗人与友人在空寂的书斋中交谈,意犹未尽,流露出深厚的友情。
“孤嶂云收刚出月,一亭松近欲生寒”两句,通过描绘云雾散去后露出的明月和近在咫尺的松林带来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深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怀,寓情于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静谧。
“人依菊影甘同瘦,诗入虫声易不欢”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选择与菊花为伴,享受清瘦的生活,同时在虫鸣声中创作诗歌,虽然虫声可能带来一丝哀愁,但诗人并未因此感到欢愉,反而更显沉思。
最后两句“扰攘自关城郭事,暂从散策任盘桓”揭示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他暂时放下俗务,选择在山中漫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秋夜的景色,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龙沙王气,恒山秀色,德星光动南州。
使君高宴,北山佳处,薰风红闪旗旒。两翼拥貔貅。
骇鼍鸣叠鼓,杖奋惊虬。
一点星飞,画柱得意过边筹。貂蝉元自兜鍪。
笑阎阎小子,谈笑对侯。
万骑平原,千艘汉水,堂堂小试清油。宾从尽风流。
喜武同张肄,书漫韩投。乐事更酬。
醉魂还梦菊花秋。
佩兰近佳节,高第照神州。
西山致有爽气,天际翠眉修。
酿作碧霄清露,暗满庭前细菊,香淡一帘秋。
春酒未容泻,寿席已风流。锵鸣玉,看独步,凤池头。
荐贤真宰事业,药笼到兼收。
总道平生襟量,一片丹衷为国,不负幕中筹。
齐浣救时语,持用寿君侯。
烂云衢彩婺,和晓月,满庭闱。
正梅粉香飘,林梢紫动,淑景初迟。
观津盛传王氏,道孝心、重见老莱衣。
和气一家瑞霭,慈颜九十柔仪。香烧静院趁朝晖。
未省杖扶持。纵德厚流长,遐龄能健,此事应稀。
婆娑绿萱堂背,爱一竿、苍竹六孙枝。
照映西山秀色,年年翠点修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