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笛催愁,汀蘋摇梦,为君换谱哀玉。
鹅筦亲调,鹃魂曾拜,杼山挑尽黄独。
弁阳清啸,带苕霅、烟波纵目。
齐东野语,四水潜夫,故都乔木。
兴亡万感难平,吹动霞箫,怨歌重续。
琼苑余花,国香遗韵,旧怀新恨频触。
癸辛门巷,试倾想、风流顾曲。
宫裁商剪,幻满丝阑,倦红颦绿。
渔笛催愁,汀蘋摇梦,为君换谱哀玉。
鹅筦亲调,鹃魂曾拜,杼山挑尽黄独。
弁阳清啸,带苕霅、烟波纵目。
齐东野语,四水潜夫,故都乔木。
兴亡万感难平,吹动霞箫,怨歌重续。
琼苑余花,国香遗韵,旧怀新恨频触。
癸辛门巷,试倾想、风流顾曲。
宫裁商剪,幻满丝阑,倦红颦绿。
这首《庆春宫·笺校蘋洲渔笛谱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周岸登所作。诗中以渔笛声起,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渔笛的悠扬与汀蘋的摇曳共同唤起了梦境,仿佛在为听者演奏一曲哀婉的乐章。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鹅管(乐器)的调音、鹃鸟的哀鸣和杼山的黄独(植物),展现了音乐的细腻情感。
接着,诗人将视线投向弁阳的清啸和苕霅的烟波,以及齐东野语和四水潜夫的典故,寓言历史兴亡的感慨,感叹世事沧桑。对故都的怀念和对国香遗韵的追忆,引发了新的愁绪和遗憾。在癸辛门巷的想象中,诗人回味着昔日的风流韵事,感叹时光荏苒。
最后,诗人以宫商之音编织成繁复的丝阑旋律,倦红颦绿,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动人之处,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疲倦和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历史变迁的独特感悟。
闭门十日雨,萧然抱孤琴。
之子从何来,踏雨叩我门。
对床话达晓,山窗耿青灯。
挽衣不可留,何以赠子行。
问子此何时,眯目凄黄尘。
四海非不宽,可语今几人。
潇潇风雨中,奔走欲何营。
愿子重自爱,堂有白发亲。
林外溪边,深深见、一林寒雪。
惟觉有、袭人襟袖,暗香不绝。
天与风流标格在,肯同桃杏开时节。
也须烦、玉手折将来,和明月。调鼎事,君休说。
龙笛韵,空悲咽。将何助清赏,待传佳阕。
君不见广平词赋丽,挥毫弄翰心如铁。
便直饶、何逊在扬州,成虚设。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
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