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参透赵州禅,拔寺移归兜率天。
天圣二年四月朔,一宵雷雨撼山川。
高僧参透赵州禅,拔寺移归兜率天。
天圣二年四月朔,一宵雷雨撼山川。
这首诗描绘了高僧参透赵州禅的故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向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意境。通过“拔寺移归兜率天”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高僧参行为的赞美与认同,将世间尘世的庙宇比作仙界中的兜率天,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天圣二年四月朔,一宵雷雨撼山川”这两句则是对特定历史时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选取了一个具体的时间背景——北宋真宗天圣二年的四月初一,以及那夜里的雷雨,通过“撼山川”的动态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威严。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不失深远,意境开阔,反映出诗人对禅宗精神和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感悟。
百尺楼头,奇哉此翁,元龙后身。
当壮年襟度,百川鲸吸,平生出处,一片鸥轻。
冷淡逋梅,淋漓旭草,但见风雷笔下生。
荆州幕,觉坐间小异,乃有斯人。牙樯喜色津津。
正江影涵秋无点尘。
对白蘋黄苇,且供诗卷,紫薇红药,却演丝纶。
举酒延蟾,倚栏闻雁,应念征人归尚春。
君王问,尽不妨细说,万里戎情。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
扶惫蓬窗下,拼却夜深眠。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缘。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西风涤尽炎歊,连朝更值天无雨。
笋舆轧轧,经行三日,碧篸无数。
胜绝江山,余行天下,无如此处。
任今来昔往,迎新送旧,风景在、只如许。
谁谓阴山骄虏。去年冬、敢侵吾土。
哀哀鸿雁,一番荡析,幸逢多黍。
拜表出师,安南定北,岂无忠武。
嗟病夫、老矣无能,促归棹,舣江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