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妙源》
《赠妙源》全文
宋 / 李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

未与释迦分半座,只应弥勒且同龛。

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

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miàoyuán
sòng / hóng

shàngrénchuòjiǎngchánānwànlùnqiānjīngjìnqín

wèishìjiāfēnbànzuòzhīyìngqiětóngkān

ōuqīngchénzhǔbǐnghuīmiàotán

chéngxiánliáowèndàoānnéngshìxuétán

翻译
高僧停止讲经,静躺在禅房中,深思熟虑着万卷经典。
他没有与佛陀分享半壁江山,而是与弥勒佛一同在禅龛内修行。
兔形茶杯中的乳茶涤荡心灵,麈尾挥动时引发深刻的讨论。
我也借此闲暇时间向他请教,怎能离开尘世去学习如来那样的智慧呢?
注释
辍讲:停止讲经。
禅庵:禅房。
万论千经:众多的佛教理论和经典。
覃:深入思考。
释迦:指释迦牟尼佛。
半座:一半的修行地位或认可。
弥勒:未来佛,常被视为慈祥和智慧的象征。
同龛:共处一室。
兔瓯:兔形茶杯。
泼乳:倒茶。
清尘虑:洗涤心灵。
麈柄:拂尘之柄,这里代指高僧。
挥犀:挥动犀牛角,形容讲解生动。
问道:请教问题。
遗世:离开尘世。
瞿昙:古印度姓氏,释迦牟尼的名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赠妙源》。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给佛教僧侣的诗歌,表达了对禅宗修行和佛法深入浅出的理解。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开篇即描绘出一位高僧在禅庵中进行教导的情景,其中“万论千经”显示了对佛教典籍的广泛研究和深刻理解。

“未与释迦分半座, 只应弥勒且同龛。”这两句表达了对佛祖释迦牟尼及未来佛弥勒尊者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禅法传承的认同与自信。

“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这里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侣在修行过程中心灵的澄明和对佛理的精妙理解。

“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末尾两句则是诗人自述,他也在闲暇时刻探讨佛道,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佛法真谛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熟稔程度,也透露出了个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洪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唐人江城春午图

江城若为好,春午最相宜。

素绢成图日,青莲得句时。

花光漪锦浪,晴色袅游丝。

朅忆润州北,居然坐对之。

(0)

刘谏堂扬廷别驾同年寄《赠友竹山房诗草》七言四绝,仍次原韵奉答·其一

白描安歌自言诗,妆饰无须假粉脂。

悟得水中盐味在,嬴他藻绘太矜持。

(0)

不逐群芳争雨露,傲霜独自开秋暮。

堪叹金刚不壤王,亦欲寄人篱下住。

(0)

静观堂闲咏六首·其一

潇洒孤怀尽日安,心期不负旧儒冠。

余粮为黍常充腹,敝絮成襦亦耐寒。

病懒自知生计拙,心闲转觉世途宽。

家庭事事堪随分,不向人间觅新欢。

(0)

济北道中

草枯平野净,歧路益纷纷。

古木森如棘,遥山淡入云。

风沙旋不定,鸡犬静无闻。

何限劳人意,行行又夕曛。

(0)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首·其五

烟花三月暮云深,踏破苍苔觅径寻。

遍地柔桑堆白骨,野田苦菜散黄金。

酬神仕女猖狂集,隔院笙歌断续吟。

幽兴到今看正熟,亲操一曲付长琴。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