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叠台江杂咏·其三》
《三叠台江杂咏·其三》全文
清 / 范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蟠螭光怪起陂陀,箕服成谣竟不蹉。

拍水早占衔鼠起,登山还信蛰龙过。

赤眉铜马泥中蠖,沧海桑田指上螺。

怪得清泉轰烈火,飞廉暴骇涸鳞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三叠台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充满了生动的想象与深刻的寓意。

首先,“蟠螭光怪起陂陀”,以蜿蜒的龙形光怪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江边的奇景,仿佛一条盘旋的神龙在山丘间闪耀着神秘的光芒,引人遐想。

接着,“箕服成谣竟不蹉”,通过“箕服”这一意象,暗示了民间传说与历史故事的流传,即便历经岁月的磨砺,这些故事依然鲜活,如同歌声般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拍水早占衔鼠起,登山还信蛰龙过。”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江水拍打岸边,预示着捕食的开始;而山上的蛰龙则象征着力量与变化,它们的活动预示着自然界中的循环与更迭。

“赤眉铜马泥中蠖,沧海桑田指上螺。”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泥中的蠖虫和指上的螺壳,形象地展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巨大变化,从古代的战争到自然界的演变,都如同这些微小生物的成长一样,经历了无数的起伏与转变。

最后,“怪得清泉轰烈火,飞廉暴骇涸鳞多。”这句诗以清泉突然沸腾、如同烈火燃烧的现象,以及飞廉(风神)的突然降临,使得干涸的鱼儿惊慌失措,表达了自然界中不可预测的力量与现象,同时也暗示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边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与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范咸
朝代:清

清浙江钱塘人,字贞吉,号九池。雍正元年进士。官至御史,曾巡视台湾。有《周易原始》、《读经小识》、《碧山楼古今文稿》、《柱下奏议》、《台湾府志》、《浣浦诗钞》等。
猜你喜欢

邱文庄浚

少孤借书走百里,右目失明读未已。

厅事旋马遗古风,禁涩体者文家宗。

亦复慷慨陈利弊,何乃褊衷负盛气。

阴阳燮理中书堂,反唇而惎冠投地。

手挥院判布鹰犬,面折台臣视奴隶。

白沙抑去齮王公,是皆国家栋梁器。

宋儒论古无完人,公独以意为屈伸。

当夫金源势全盛,宗弼宗望皆名臣。

大河以北山四塞,谁能逾越兵如神。

黄龙痛饮诚不易,西夏情形则大异。

龙图老子万甲兵,坐以生事悖清议。

桧也国贼屠忠良,归功再造心病狂。

人言卢杞定不信,诏书可以褒五郎。

呜呼纲沦目聩义翻覆,西山之书安用补,司马之鉴安用续。

(0)

于忠肃谦·其二

大厦全凭一木支,欲加之罪究何辞。

蟒衣封贮贫如素,竹沥亲调宠太奇。

曾沮徐珵南渡议,未齐杨善北行赀。

东宫废立臣心苦,自有千秋汗简知。

(0)

荣国公姚广孝·其一

英雄何以不冠巾,肯向团蕉老此身。

伏气山中如病虎,图形阁上亦祥麟。

诗吟北固僧宗泐,术授东吴道应真。

特地开科长取士,不知漏落几多人。

(0)

徐敏父龙虎山仙岩闻鸡鸣寄玄卿·其二

泛泛轻舟溯碧溪,苍厓万仞有鸣鸡。

可惜吾侬不同往,便当着屐上丹梯。

(0)

长乐老

五代十数君,无一臻寿考。

九朝历事只一人,死同宣圣年,生作长乐老。

(0)

二月二十三日复与汪大上天桥饮醉歌

著书不为千年计,直借陈编压奇气。

出门不逐万古愁,聊上高阁开吟眸。

天桥楼前一杯酒,昨日苦思今在手。

我能饮,君能留,三十莫抱二十忧。

识君二十年尚少,屈指十年君未老。

眉痕鬓影未减青,一色绿衫同似草。

盈楼饮客我独眠,未饮满掷青铜钱。

座中谁识两少年,江南江北无一田。

尊深酒熟莫更催,头上一云红覆杯。

休嫌饮尽众宾散,伴客时有春禽来。

城门楼上春阳满,一鸟啭春声缓缓。

城西山色影接天,极视惟愁目光短。

今日白昼饮,复胜清宵吟,百壶虽尽意不尽。

两客所喜皆同心,醉颜时红亦时白。

一市围观不相识,颇说近来无此客。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