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数君,无一臻寿考。
九朝历事只一人,死同宣圣年,生作长乐老。
五代十数君,无一臻寿考。
九朝历事只一人,死同宣圣年,生作长乐老。
这首诗《长乐老》由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长寿与稳定统治的向往与赞美。
“五代十数君,无一臻寿考。” 开篇即以五代十国时期动荡的历史背景为背景,指出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位君主能够享受到长寿。这句诗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和君主寿命的短暂,暗示了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九朝历事只一人,死同宣圣年,生作长乐老。” 这句话则转向了一个理想化的形象——一个经历了九个朝代的臣子,在去世时与孔子(宣圣)的寿命相同,并且一生都过着安乐的生活。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长寿和平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忠诚与稳定统治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的动荡与理想的稳定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和长寿的向往,以及对忠诚臣子美好结局的赞美。洪亮吉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理想中的社会图景,让人在历史的沉思中感受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近署新层构,仙跗锡宝题。
凝章下天汉,布画俨星奎。
榜势虬檐负,缯华凤押栖。
崇儒推宴豆,观象耸朝闺。
九张需云洽,三休贺雀迷。
从兹河洛奥,并在紫垣西。
翠盖笼娇面。记当年、沈香亭北,醉中曾见。
见了风流倾国艳,红紫纷纷过眼。
算好处、何嫌春晚。
谁把天香和晓露,倩东君、特地匀娇脸。
千万朵,开时遍。隔花听取提壶劝。
道此花过了,春归蝶愁莺怨。
挽住东君须醉倒,花底不妨留恋。
待唤取、笙歌一片。
最爱就中红一朵,似状元、得意春风殿。
还惹起,少年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