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春日愁绪,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游踪的回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这里,诗人用“接叶”、“平波”、“断桥”等景象,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画面。春天的湖水波澜不惊,树叶与花瓣轻轻相触,而远处的桥在斜阳下显得那么孤独和冷清。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每次春天到来,总是在观赏花朵,但转眼间,又是一年的轮回。这样的情感充满了对逝去美好的追念和未来的无奈。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这里,“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而“蔷薇”则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诗人似乎在感叹,连这些小花也承受了春天的无情变迁。
“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这样的景象和心境,更添了一份凄凉。远处的山峦被绿意覆盖,而近处则是些许荒废的烟雾,仿佛一切都在诉说着时间的力量。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诗人提及了往昔的燕子,即那些曾经的欢乐时光,现在却只能在繁密的苔藓和弯曲的小径中寻觅。景色依旧,却不见当年的欢笑。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新的忧愁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来,连那些曾经的边缘,也被新的春天所覆盖。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愿再触,只想关闭心扉,沉浸在浅浅的醉意和安静的睡眠中。
“怕见飞花,怕听啼鹃。”这样的心境,连春天的花朵与鸟鸣都成了诗人内心恐惧的源泉。
雪罢梅残烟柳浮,上元灯火春风柔。
红莲万枝开岳县,比似河阳花定羞。
官松有明不敢斫,乌桕作烛供清愁。
君能分光到蜗舍,为遣华星三百毬。
可但文翁会写真,典型今见一枝新。
含风带雨萧然意,共看林宗垫角巾。
夫君自是雪霜姿,落笔风生更不疑。
留向岩前弄明月,桂枝相伴影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