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
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
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
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
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
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
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
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
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
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
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
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谢宾客挽歌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人品的赞美。首联“当年罢会稽,还郡锦为衣”回忆了逝者过去的辉煌,曾罢官后荣归故里,衣锦还乡,显示出其昔日的显赫地位。颔联“老作龙楼贵,终将凤沼违”进一步描绘逝者晚年在高位上的情景,但最终还是不得不离开尊位,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颈联“英魂游岱去,石椁渡江归”以神话传说中的泰山和长江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想象他的灵魂已远离尘世,归于永恒。尾联“扬子春风恶,南徐过客稀”描绘了逝者离世后的凄凉景象,春风带走了生机,过客稀少,更显哀伤。
最后两句“众帆看屡溺,素舸独如飞”运用对比,表达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扬,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他的形象依然如同洁白的孤舟在逆风中飞翔,与众不同。最后一句“始见中郎孝,松门自有辉”则以“中郎孝”来赞誉逝者的孝行,暗示他在生前就以孝闻名,死后其精神犹在,犹如松门之光,永远照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身后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潦倒黄冠无足论,白头嗜酒住荒村。
狂名偶为留诗著,陈迹仍因好事存。
金石锵洋虚殿寂,龙蛇洒落古墙昏。
飞黄灭没浮云外,疲马何能望骏奔。
春来曾约醉河桥,深负垂杨千万条。
今日都门相望处,西风乱叶正萧萧。
寒食无佳赏,芳菲半已空。
夜来逢胜友,末至负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