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至之秋宴感怀时至之已有归休意》
《和至之秋宴感怀时至之已有归休意》全文
宋 / 吴则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纷纷举世事轻肥,三径萧条独可依。

壮志未随黄发改,故山将伴白云归。

林泉定落幽人手,尘土空侵病客衣。

明月满帆秋水碧,扁舟去逐雁南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zhīqiūyàngǎn怀huáishízhìzhīyǒuguīxiū
sòng /

fēnfēnshìshìqīngféisānjìngxiāotiáo

zhuàngzhìwèisuíhuánggǎishānjiāngbànbáiyúnguī

línquándìngluòyōurénshǒuchénkōngqīnbìng

míngyuèmǎnfānqiūshuǐbiǎnzhōuzhúyànnánfē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对世事的看法以及他自己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纷纷举世事轻肥,三径萧条独可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喧嚣繁华却缺乏真实意义的世事持有轻视态度,而只愿意依赖那宁静、清幽的山林生活。这里的“纷纷举世事”指的是人们对名利地位等尘世间的事务纷争不息,"三径萧条"则是形容隐者所居之处环境清幽,道路荒凉。

接着,“壮志未随黄发改,故山将伴白云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尽管年华老去,但内心的壮志依旧不减,而且更加坚定地选择与他那座熟悉而又亲切的山同行,与飘逸的白云一道返回自然界。这里“壮志未随黄发改”意味着诗人即便年迈仍保持着昔日的抱负和理想,而"故山将伴白云归"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回归的渴望。

第三部分“林泉定落幽人手,尘土空侵病客衣”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纯净。这里,“林泉定落幽人手”意味着山林溪流都在隐者的掌握之中,他是这片自然环境的主人。而“尘土空侵病客衣”则表明外界的喧嚣和污染无法侵扰到他宁静的生活,哪怕是在外面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

最后,“明月满帆秋水碧,扁舟去逐雁南飞”两句通过对月光、船只和鸟儿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里“明月满帆秋水碧”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秋夜景象,而“扁舟去逐雁南飞”则表达了诗人乘船随着大雁一同南行,追寻自由和远方的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隐居生活,以及对自然美好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吴则礼
朝代:宋   籍贯:今湖北阳新)

吴则礼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今湖北阳新)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猜你喜欢

偈颂二首·其一

面前明暗两忘时,莽荡乾坤都不知。

到此若生毫发见,依前越国又依稀。

(0)

偈三十五首·其二十八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眼睛定动,失却巴鼻。

(0)

偈三十五首·其十三

离四句,绝百非,头长三尺知是谁。

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0)

偈三十五首·其十

衰老百一堪,担头入闹篮。

生涯何所有,弥勒是同龛。

(0)

偈颂四十二首·其四十

不坐空王殿,不挂本来衣。

何须更恁么,切忌未生时。

(0)

偈颂四十二首·其四十六

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昼见日,夜见月。

坐卧经行,曾无间歇,吽吽,有甚交涉。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